以下是与小米汽车(Xiaomi Auto)业务相关的股票信息,涵盖核心车企、供应链企业及技术合作伙伴,结合最新市场动态与风险提示,为投资者提供全面参考:
一、核心车企:小米集团(01810.HK)
- 核心逻辑:小米汽车是小米集团 “人车家全生态” 战略的核心,其首款车型 SU7 于 2024 年 3 月上市,2025 年交付量预期从 35 万辆上调至 50 万辆。若按均价 25 万元测算,汽车业务收入将突破 1250 亿元,毛利率有望达 28%,净利润贡献或超 400 亿元。
- 股价表现:2024 年股价累计涨幅达 121%,2025 年 3 月因安全事故短期回调至 45-50 港元区间,但长期增长预期仍在,机构预测 2025 年净利润或突破 1000 亿元。
- 风险提示:需关注产能爬坡、智能驾驶安全性及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二、供应链企业:
1. 电池系统
- 宁德时代(300750.SZ):三元锂电池主要供应商,为小米 SU7 Max/Pro 提供 101kWh 电池,支持 800km 以上续航。
- 比亚迪(002594.SZ)/ 弗迪电池:磷酸铁锂电池供应商,SU7 标准版车型搭载其电池,部分由小米自行 PACK。
- 珠海冠宇(688772.SH):参与电池组件技术创新,潜在合作方。
2. 动力系统
- 汇川技术(300124.SZ):控股子公司苏州汇川联合动力为 SU7 提供双电机驱动系统,联合研发 V6s/V8s 电机。
- 联合汽车电子:单电机版电机及电控系统供应商,覆盖 SU7 基础车型。
3. 智能驾驶与座舱
- 英伟达(NVDA.US):供应 Orin-X 芯片,支持高阶智驾算力,小米 SU7 Ultra 搭载其解决方案。
- 德赛西威(002920.SZ):独家供应 16.1 英寸 OLED 屏及芯片模组,智能座舱核心供应商。
- 光庭信息(301221.SZ):提供自动驾驶测试服务、全域全栈解决方案,通过 ASPICE CL3 认证。
4. 底盘与车身
- 拓普集团(601689.SH):空气悬挂及底盘部件供应商,为 SU7 Ultra 提供空悬系统。
- 华域汽车(600741.SH):供应内饰件、传动轴、制动卡钳等,覆盖小米全系车型。
- 模塑科技(000700.SZ):参股公司北汽模塑为小米提供保险杠等外饰件。
5. 充电网络
- 特锐德(300001.SZ):与小米在充电领域深度合作,提供智能充电桩及网络搭建,接入小米充电地图。
- 蔚来(NIO.US)/ 小鹏(XPEV.US)/ 理想(LI.US):小米接入其充电网络,覆盖超 36,500 个充电桩,支持 App 扫码充电。
6. 其他关键零部件
- 奥特佳(002239.SZ):空调系统及压缩机供应商,预计 2025 年订单占比提升至 15%。
- 祥鑫科技(002965.SZ):车载结构件及动力电池箱体供应商,2023 年已进入量产阶段。
- 保隆科技(603197.SH):胎压监测系统(TPMS)及储气罐供应商,配套 SU7 车型。
三、技术合作伙伴与生态链企业
- 四维图新(002405.SZ):高精度地图服务商,支持小米汽车导航系统。
- 禾赛科技(HSAI.US):激光雷达供应商,为 SU7 Ultra 提供长距激光雷达。
- 京东方(000725.SZ):液晶仪表及中控屏供应商,覆盖中低端车型。
四、风险与投资建议
- 市场风险:
- 竞争加剧: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激烈,小米需突破比亚迪、特斯拉等头部企业的市场份额。
- 技术信任度:2025 年 4 月 SU7 安全事故引发智能驾驶安全性争议,可能影响品牌口碑。
- 估值压力:小米当前市盈率(TTM)达 45.53 倍,显著高于传统车企,需持续高增长支撑。
- 投资策略:
- 关注量产节点:北京二期工厂 6 月投产,产能提升可能推动股价反弹。
- 跟踪技术进展:L4 级自动驾驶预研、HyperOS 系统升级等技术突破或引发市场重估。
- 分散配置:建议结合供应链企业(如宁德时代、拓普集团)与核心车企(小米集团),降低单一标的风险。
五、最新动态与数据
- 2025 年 4 月股价:小米集团因安全事故短期回调至 45-50 港元,市值约 1.1 万亿港元,较 3 月高点下跌 22.8%。
- 交付量目标:2025 年小米汽车计划交付 50 万辆,SU7 Ultra 首月订单突破 1 万台,SUV 车型 YU7 即将上市。
- 政策影响:北京市 L3 级自动驾驶合法化可能加速小米智驾技术落地,但需关注监管细则。
以上信息综合自权威媒体与行业分析,建议投资者结合自身风险偏好,通过财报、行业报告及实时新闻动态持续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