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小米集团(01810.HK)
作为小米汽车的母公司,小米集团是核心投资标的。其港股代码为01810.HK,美股 ADR 为 XIAOMI。截至 2025 年 4 月,小米汽车业务已成为集团增长引擎:
- 业务表现:2024 年小米汽车总收入达 328 亿元,2025 年 3 月单月交付量突破 2.9 万台,累计交付超 32 万辆。
- 股价动态:受 SU7 热销带动,小米集团股价在 2025 年 1 月创历史新高,市值一度接近 1 万亿港元。
- 战略布局:小米汽车计划 2025 年冲击 35 万辆交付目标,并推出第二款车型 YU7(SUV),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二、小米汽车供应链核心上市公司
根据公开信息,小米汽车供应链覆盖电池、动力系统、智能驾驶、底盘车身等多个环节,涉及 A 股、港股及美股上市公司(以下按业务分类):
1. 电池与能源系统
- 宁德时代(300750.SZ):全球动力电池龙头,为小米 SU7 Max/Pro 提供三元锂电池,与比亚迪弗迪电池形成双供应商策略。
- 比亚迪(002594.SZ):供应 SU7 标准版磷酸铁锂电池,部分电池由小米自行组装。
- 珠海冠宇(688772.SH):参与电池组件研发,在消费电子电池领域与小米长期合作。
2. 动力与电控系统
- 汇川技术(300124.SZ):联合研发小米超级电机 V6s/V8s,提供高功率驱动电机总成,深度绑定理想汽车等车企。
- 联合电子(未上市):威孚高科(000581.SZ)间接参股,供应驱动电机控制器。
- 威孚高科(000581.SZ):通过联合电子参与电控系统研发,2025 年 4 月股价涨幅显著。
3. 智能驾驶与座舱
- 德赛西威(002920.SZ):独家供应 SU7 的 16.1 英寸 OLED 中控屏及芯片模组,技术覆盖智能座舱与自动驾驶。
- 华阳集团(002906.SZ):提供 HUD 抬头显示系统,适配小米澎湃 OS。
- 光庭信息(301221.SZ):为小米汽车提供智能座舱软件支持,2023 年订单量显著增长。
4. 底盘与车身结构
- 拓普集团(601689.SH):单车价值量最高达 1.25 万元,供应空气悬挂、底盘部件,覆盖小米多款车型。
- 华域汽车(600741.SH):国内零部件龙头,供应内饰件、传动轴、制动卡钳等。
- 祥鑫科技(002965.SZ):提供车身结构件与电池箱体,2023 年与小米建立合作。
5. 热管理与流体系统
- 银轮股份(002126.SZ):独家供应热管理产品,2022 年新增小米为重要客户,业绩增长显著。
- 鹏翎股份(300375.SZ):提供汽车流体管路,2023 年与小米达成定点项目。
6. 其他关键部件
- 京东方 A(000725.SZ):供应智能座舱屏幕,深度参与小米车载显示方案。
- 奥特佳(002239.SZ):提供空调系统,2023 年获得小米 SU7 订单,预计单车价值量超千元。
- 商络电子(300975.SZ):通过 Tier1 间接供应电子元器件,覆盖阻容感、电源芯片等。
三、投资风险与建议
- 业务关联度差异:部分公司仅通过参股或间接合作参与小米供应链(如模塑科技通过北汽模塑供货),需关注其实际营收贡献。
- 市场波动风险:小米汽车销量与股价表现高度相关,2025 年 3 月 SU7 交付量超预期推动供应链股上涨,但需警惕产能瓶颈或竞争加剧带来的回调。
- 政策与技术风险:智能驾驶法规变化、电池技术迭代可能影响相关企业竞争力,例如英伟达 Orin 芯片的替代风险。
- 信息验证渠道:建议通过深交所、上交所官网或券商研报(如中信证券《小米汽车供应链深度报告》)核实合作细节,避免依赖第三方平台信息。
四、扩展信息
- 港股标的:除小米集团外,华域汽车(600741.SH)、拓普集团(601689.SH)等 A 股公司亦在港股上市,代码分别为002588.HK、9997.HK。
- 美股相关:宁德时代(300750.SZ)、比亚迪(002594.SZ)等企业在美股有 ADR 交易,代码分别为 CATL、BYDDF。
- 最新动态:小米 YU7(SUV)计划 2025 年 6-7 月上市,可能引入新的供应链企业,建议关注小米官方公告及行业研报。
如需获取实时股价或详细财务数据,可通过同花顺、东方财富等金融终端查询。投资决策需结合个人风险偏好与市场趋势综合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