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已上市车型
1. 小米 SU7 系列(纯电轿车)
- 定位:中大型纯电轿车,主打智能驾驶与性能。
- 版本:
- 标准版:单电机后驱,CLTC 续航 700 公里,售价 21.59 万元起。
- Pro 版:单电机后驱,CLTC 续航 830 公里,售价 24.59 万元起。
- Max 版:双电机四驱,CLTC 续航 800 公里,售价 29.99 万元起。
- Ultra 版:三电机四驱,最大功率 1548 马力,0-100km/h 加速 1.98 秒,CLTC 续航 630 公里,售价 52.99 万元起(纽北限量版 81.49 万元)。
- 亮点:搭载骁龙 8295 座舱芯片、56 英寸 HUD、全场景智驾系统,2024 年 3 月上市后月销量突破 2 万辆。
2. 小米 SU7 Ultra(高性能纯电轿车)
- 定位:赛道级性能车,对标极氪 001 FR。
- 配置:全车 21 处碳纤维部件,最大下压力 285kg,搭载宁德时代麒麟 Ⅱ 赛道电池,支持 5.2C 超充,11 分钟补能 30%-80%。
- 交付:2025 年 2 月上市,首月订单超 1.2 万辆。
二、即将上市车型
3. 小米 YU7(纯电 SUV)
- 定位:中大型纯电 SUV,对标特斯拉 Model Y。
- 参数:车长 4999mm,轴距 3000mm,双电机四驱(前 220kW + 后 288kW),CLTC 续航超 600 公里,标配激光雷达。
- 售价:预计 25 万 - 35 万元,2025 年 6-7 月上市。
- 亮点:采用对开门设计(参考法拉利 Purosangue),支持家庭露营场景拓展。
4. 小米增程式混动 SUV(内部代号 “昆仑”)
- 定位:中大型增程式 SUV,对标理想 L7/L8/L9。
- 规划:三款车型基于同一平台,通过轴距和座位数区分,售价低于理想产品。
- 技术:与传统车企合作开发增程系统,纯电续航或达 400 公里,2026 年上市。
三、规划中车型
5. 纯电轿车(SU7 轿车版)
- 定位:SU7 的轿跑版本,或命名 “小米 CC7”。
- 亮点:延续 SU7 的智能座舱和 800V 高压平台,预计 2025 年下半年发布。
6. 高性能车型(对标极氪 001 FR)
- 定位:四门纯电超跑,或采用四电机布局,功率超 1000 马力。
- 进展:已在纽博格林赛道测试,计划 2025 年底亮相。
7. 增程式混动轿车
- 定位:入门级增程车型,对标比亚迪秦 PLUS DM-i。
- 规划:2026 年推出,起售价或低于 15 万元。
四、技术与市场布局
- 平台:
- 摩德纳平台:支持纯电车型(SU7、YU7),兼容 800V 高压和 CTB 电池一体化技术。
- 增程平台:2024 年启动开发,计划 2026 年推出首款车型。
- 智能驾驶:全系标配 Xiaomi HyperOS 系统,SU7 Ultra 搭载双 Orin-X 芯片,算力达 11.45EFLOPS,支持端到端全场景智驾。
- 海外市场:YU7 计划 2025 年进入欧洲,SU7 已在德国、法国测试,目标 2030 年前实现全球化布局。
总结
小米汽车已形成 “纯电为主、增程为辅” 的产品矩阵,覆盖 20 万 - 80 万元价格区间。2025 年重点车型为 YU7 纯电 SUV 和增程式混动 SUV,2026 年将进一步拓展增程市场。其技术优势集中在智能驾驶、高压快充和碳纤维轻量化,未来或通过 “硬件 + 软件 + 生态” 模式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