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小米汽车阿灿”,结合最新信息和公开报道,核心信息可归纳为以下三个维度:
一、阿灿的身份与职责
阿灿是小米汽车首席车手任周灿的昵称,他同时担任小米汽车整车动态性能开发负责人。作为工程师与车手的双重身份,他主导了小米 SU7 Ultra 的赛道性能调校,并亲自驾驶该车在国内外专业赛道创下多项纪录。例如:
- 上海国际赛车场:2025 年 2 月 14 日,阿灿驾驶 SU7 Ultra 以 2 分 09 秒 944 的成绩刷新官方认证的量产车圈速纪录,超越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 的 2 分 10 秒 924。
- 纽博格林北环赛道:2025 年 3 月,阿灿携 SU7 Ultra 量产版抵达纽北,计划挑战量产车圈速榜。此前原型车已创下 6 分 46 秒 874 的非量产车纪录,成为纽北历史上最快四门车。
值得注意的是,阿灿团队在 SU7 Ultra 量产车上加装了 80kg 全笼防滚架,并通过赛道官方认证,确保连续刷圈的安全性。
二、SU7 Ultra 的技术亮点与市场表现
阿灿的赛道挑战直接体现了小米 SU7 Ultra 的性能实力,该车定位为 “赛道级性能旗舰”,核心参数如下:
- 动力系统:搭载三电机四驱系统(两台 V8s 电机 + 一台 V6s 电机),综合最大功率 1548 马力,零百加速 1.98 秒,最高车速 350km/h。
- 电池与续航:采用宁德时代麒麟 II 赛道专用电池,支持 5.2C 超充(10%-80% 充电仅需 11 分钟),CLTC 续航 630 公里,最大放电功率 1330kW。
- 赛道配置:配备碳陶瓷制动盘(前 430mm / 后 410mm)、Akebono 六活塞卡钳、主动尾翼(最大下压力 285kg),以及赛道级散热系统(每分钟散热 270 万焦耳)。
市场层面,SU7 Ultra 标准版售价 52.99 万元,纽北限量版 81.49 万元。截至 2025 年 3 月,大定订单突破 1.9 万台,锁单超 1 万台,提前完成年度销售目标。用户群体中,80%-90% 来自传统豪华品牌(如 BBA、保时捷),56E(宝马 5 系、奔驰 E 级、奥迪 A6)用户占比达 50%。
三、阿灿与小米汽车的战略意义
阿灿的角色不仅是车手,更是小米汽车技术实力的 “活体展示”。通过赛道挑战,小米传递了三大核心信息:
- 性能自信:雷军曾表示 “小米汽车要向保时捷学习”,而阿灿在赛道上的表现直接对标保时捷等传统豪强。例如,SU7 Ultra 在上海赛道的圈速比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 快 0.98 秒,在成都天府赛道比宝马 M5 CS 快 0.3 秒。
- 技术落地:SU7 Ultra 的量产车与原型车性能高度一致,验证了小米 “从赛道到量产” 的技术转化能力。例如,量产车保留了原型车的三电机系统和碳纤维车身覆盖件(24 处碳纤维部件),仅在尺寸和重量上做了合规调整。
- 品牌破圈:阿灿在纽北赛道设置广告牌、与雷军互动直播等行为,强化了小米汽车的 “科技 + 性能” 标签。据报道,SU7 Ultra 在欧洲亮相时,当地用户对其设计和性能表现出浓厚兴趣。
延伸思考:小米汽车的赛道化战略
阿灿的赛道挑战是小米汽车 “性能突围” 策略的缩影。通过以下方式,小米正在打破电动车 “同质化” 困局:
- 技术差异化:SU7 Ultra 的三电机系统、碳化硅电驱、宁德时代麒麟电池等硬件,与比亚迪、蔚来等形成技术区隔。
- 用户心智占领:在传统燃油车的 “性能高地”(如纽北、上海赛道)击败保时捷、宝马等品牌,重塑消费者对电动车性能的认知。
- 生态协同:SU7 Ultra 的智能驾驶系统(Xiaomi HAD)与小米澎湃 OS 深度整合,实现 “手机 - 车机 - 家居” 无缝联动,强化生态壁垒。
未来,随着阿灿团队在纽北的挑战推进,以及小米汽车第二款车型(网传代号 “米斯拉”)的研发,小米有望进一步巩固其在高端电动车市场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