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性价比角度来看,小米 SU7 的配置表现突出。例如,其 Max 版搭载双电机四驱系统,零百加速仅需 2.78 秒,续航里程可达 700 公里以上,同时配备激光雷达、高阶智驾系统等高端配置,而售价仅为 29.99 万元,相比同级别竞品更具优势。此外,小米 SU7 的标准版(21.59 万元)在续航、动力和基础智能配置上也能满足日常使用需求,比特斯拉 Model 3 入门版低约 3 万元。
不过,小米汽车也推出了定位更高端的车型,如 2025 款 SU7 Ultra 标准版售价 52.99 万元,纽北限量版达 81.49 万元,这类车型主要面向追求极致性能和豪华体验的用户,价格明显高于主流市场。但这类高端车型并非小米汽车的主力产品,其市场定位更偏向品牌形象提升。
从市场反馈来看,小米 SU7 上市后 24 小时内大定订单量突破 8.8 万台,消费者对其价格接受度较高。门店销售数据也显示,21 万 - 30 万元的价格区间被多数用户认为在可接受范围内,尤其在对比实车设计和配置后,性价比优势进一步凸显。
综合来看,小米汽车的主流车型(SU7 系列)定价处于中端市场,与竞品相比配置丰富且价格合理,属于 “不贵” 的范畴。而高端车型虽价格较高,但针对特定细分市场,并非面向大众用户。因此,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小米汽车的价格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