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现有产品线与未来规划
- 当前核心车型
小米汽车首款量产车型为SU7 系列(2024 年 3 月上市),定位中高端纯电轿车,包括后驱和四驱版本,续航里程最高达 800 公里。其设计以 “科技感” 和 “性能” 为核心,搭载小米自研的 800V 高压平台、双电机动力系统(最大马力 673PS),并强调智能驾驶和生态互联。
- 未来三年规划
根据供应链泄露的路线图,小米计划在 2025 年推出SU7 Ultra 量产版(三电机全轮驱动,1548 马力,0-100km/h 加速 1.97 秒)和MX11 纯电 SUV,2026 年推出增程式 SUV。这些车型均未提及敞篷设计。
二、关于 “敞篷跑车” 的传闻与分析
- 早期谣言与第三方渲染
- 2020 年 “小米青悦 S1” 谣言:网传小米将推出软顶敞篷跑车,渲染图实为克莱斯勒 200 敞篷版,且比亚迪辟谣合作。
- 2024 年 “SU5 渲染图”:易车等平台曾发布小米敞篷跑车 SU5 的渲染图,但无官方背书,属于第三方猜测。
- 行业逻辑与技术储备
- 市场定位:敞篷跑车属于小众市场,小米当前聚焦主流轿车和 SUV,短期内布局敞篷车型的可能性较低。
- 技术可行性:小米已具备高性能电机(如 V8s 电机,转速 27200 转)、CTB 电池技术和赛道调校能力(如 SU7 Ultra 纽北圈速 6 分 46 秒),理论上可支撑敞篷跑车的动力需求,但需额外投入敞篷结构研发(如折叠机构、车身刚性强化)。
- 成本与定价:高性能敞篷车研发成本高,若小米推出相关车型,定价可能超过 50 万元,与品牌 “性价比” 形象存在冲突。
三、小米汽车的战略重心
- 高性能与智能化
小米正通过 SU7 Ultra 等车型树立 “性能标杆”,例如搭载三电机系统、挑战纽北赛道记录,并计划将赛道技术下放至量产车型。这一方向更偏向于四门高性能轿车,而非敞篷跑车。
- 生态与全球化
小米汽车的核心战略是 “人车家全生态”,通过澎湃 OS 实现手机、汽车、智能家居的无缝互联。海外市场方面,小米已在欧洲设立研发中心,专注于性能调校和本地化适配,但暂无明确的敞篷车出海计划。
四、可能的未来动向
- 技术储备与概念车
小米可能在未来的技术发布会上展示敞篷概念车,作为品牌 “前瞻性” 的象征,但量产时间可能在 2026 年之后。
- 合作与代工
雷军曾投资 “工匠派” 代工的 “小跑车 SC-01”(现名羿驰 01),定位平民化电动跑车(预计售价约 10 万元),但该车型属于独立品牌,与小米自有产品线无关。
五、总结与建议
- 目前无官方信息:小米暂未公布任何敞篷跑车计划,市场上的相关传闻多为第三方猜测或旧谣言。
- 关注高性能车型:若对小米的性能车感兴趣,可关注 2025 年上市的 SU7 Ultra,或未来可能推出的赛道限量版。
- 保持理性期待:敞篷跑车的研发需要时间和资源,建议以小米官方发布为准,避免轻信非官方消息。
如需进一步了解小米汽车的技术细节或产品线动态,可访问小米商城官网或关注其官方社交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