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小米汽车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4-27 10:26:32 浏览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加入小米汽车的路径和机会可从以下几个维度展开,结合行业趋势、岗位需求及个人发展方向,为您提供系统性的参考:

一、岗位类型与核心需求


1. 技术研发类


  • 智能驾驶与算法:需掌握端到端大模型训练(如小米 HAD 系统)、高精地图构建、传感器融合技术,熟悉 Python/C++ 及 TensorFlow 框架。小米汽车在德国慕尼黑研发中心招聘前宝马 M 系工程师和法拉利 F1 空气动力学专家,这类岗位要求具备赛道级技术经验。
  • 三电系统:电机领域需了解 27200 转 / 分钟的 V8s 电机原理及碳纤维激化固化技术;电池方向需掌握 9100 吨超级大压铸设备集群的应用,宁德时代麒麟 II 电池的 BMS 管理经验是加分项。
  • 智能座舱:需精通 HyperOS 系统开发、多模态交互设计(如 AR-HUD、手势控制),熟悉高通 8295 芯片架构及车规级 SoC 优化。南京研发中心正在招聘座舱系统软件工程师,年薪 25-45 万。

2. 生产制造类


  • 工厂管理:北京工厂厂长季国伟来自北汽蓝谷麦格纳,具备年产 30 万辆的产能管理经验。需熟悉 TS16949 体系、自动化产线规划(如 AI 质检机器人部署)。
  • 供应链:黄振宇主导的供应链团队需协调 2000 + 零部件供应商,具备 JIT 模式经验者优先。小米汽车二期工厂 2025 年 7 月投产后,需新增 1500 名供应链管理人才。

3. 市场与销售类


  • 新零售:全国 80 + 城市招聘零售顾问,要求具备用户运营思维(如米粉社区 20 万条建议的转化),熟悉小米生态链产品组合销售策略。漳州地区门店店长岗位月薪 20-30K,需 5 年高端汽车品牌经验。
  • 海外拓展:欧洲研发中心招聘政府关系负责人,需熟悉欧盟碳排放法规及本地供应链资源整合,前阿里巴巴欧洲政府关系总监 David Baumgart 的案例可参考。

4. 职能支持类


  • 数字化转型:制造域架构师需搭建 OTD 系统(从订单到交付),熟悉 MES、WMS、TMS 等工业软件集成,月薪 25-45K。
  • 政策研究:需跟踪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2027 年底前免征)、欧盟电池法规(如碳足迹追踪),为海外布局提供合规支持。

二、求职策略与资源整合


1. 校招路径


  • 时间节点:2025 届春季校招截止 5 月底,需通过小米集团官网投递 “汽车销交服” 岗位,或扫描二维码获取内推码(内推简历筛选优先级提升 30%)。
  • 岗位选择:优先投递自动驾驶(39k×15 薪)、智能座舱(22-24k×15 薪)等核心技术岗,避免扎堆销售类岗位。

2. 社招重点


  • 经验匹配:传统车企员工可关注智能制造部(于立国分管)、供应链部(黄振宇分管),需突出北汽、吉利、麦格纳等背景。互联网从业者可转向 AI 算法、车联网方向,如大模型训练(年薪 50-80 万)。
  • 地域选择:北京总部(西二旗)、南京研发中心(双闸)岗位密集,漳州地区以合作公司岗位为主(如汽车座椅设计工程师,月薪 10-14k)。

3. 技能准备


  • 技术岗:掌握 AutoSAR 架构、ISO 26262 功能安全标准,参与过实车路测项目(如小米 SU7 冬季测试)是关键。
  • 销售岗:需熟悉用户共创模式(如雷军直播收集建议),掌握小米生态链产品联动销售技巧。

三、行业趋势与职业发展


1. 政策红利


  • 国家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延续至 2027 年,小米汽车可享受单车最高 3 万元免税额度,间接提升市场竞争力。
  • 欧盟碳关税(CBAM)倒逼供应链低碳化,熟悉 LCA 生命周期评估的人才将成为稀缺资源。

2. 技术突破


  • 小米汽车计划 2025 年量产 35000 转 / 分钟的碳纤维电机,需材料科学与电机控制复合型人才。
  • 端到端智驾大模型训练需要 GPU 集群管理经验,参与过亿级公里路测数据标注项目者优先。

3. 职业成长


  • 晋升通道:应届生入职后可参与 “金种子计划”,3 年内晋升主管的比例达 15%;资深工程师可申请 “百万美金技术奖”,获奖项目直接进入雷军视野。
  • 跨界机会:小米汽车与徕卡、保时捷的联名项目,为设计、品牌运营人才提供高端化经验背书。

四、风险与应对建议


1. 竞争压力


  • 智能驾驶领域面临华为 ADS 3.0、小鹏 XNGP 的技术围剿,需持续跟踪行业动态(如 Waymo 最新论文)。
  • 供应链管理需应对宁德时代涨价(2025 年碳酸锂价格预计上涨 20%),需储备电池回收技术知识。

2. 工作强度


  • 研发岗普遍 “996”,智能驾驶团队需将传统车企 3 年工作量压缩至 18 个月完成,需评估个人抗压能力。
  • 生产岗实行 “上 13 天休 1 天” 轮班制,适合能适应高强度节奏的蓝领工人。

3. 地域局限


  • 漳州本地技术岗位稀缺,建议考虑远程工作(如智能座舱系统优化)或接受异地派遣(如南京研发中心)。

五、行动指南


  1. 短期(1-3 个月)
    • 投递猎聘网 “小米汽车 - 底盘产品经理”(北京)、“性能优化工程师 - 智能座舱”(南京)等岗位,突出项目经验与技术深度。
    • 参与 Kaggle 自动驾驶竞赛(如 Waymo Open Dataset),积累算法优化经验。

  2. 中期(6-12 个月)
    • 学习小米 HyperOS 系统开发,通过小米开放平台(https://open.mi.com)提交车载应用方案。
    • 考取 SAE International 自动驾驶工程师认证(如 Level 4 系统架构师)。

  3. 长期(1-3 年)
    • 关注小米汽车第三工厂(武汉)建设进展,提前布局工厂管理岗。
    • 跟踪欧盟《新电池法》实施动态,构建新能源汽车合规领域的知识壁垒。


通过以上策略,可系统性地提升加入小米汽车的成功率,并在行业变革中把握职业发展机遇。建议定期刷新猎聘、BOSS 直聘等平台,关注小米汽车官网 “加入我们” 板块的实时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