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SU7 系列当前等待周期
- 基础款(标准版):
锁定订单后预计需等待36-39 周(约 8.5-9 个月),交付时间集中在 2025 年 11 月下旬至 12 月初。
这一车型因价格门槛较低(起售价约 23 万元),订单积压较为严重,且产能优先保障高配车型。
- 中配款(Pro 版):
等待周期最长,需40-43 周(约 9.5-10 个月),预计交付时间为 2025 年 12 月中下旬至 2026 年 1 月初。
该版本因配置均衡(如激光雷达、高阶智驾系统),成为主流选择,导致排队时间显著延长。
- 高配款(Max 版):
等待时间相对较短,为30-33 周(约 7-8 个月),预计在 2025 年 10 月下旬至 11 月上旬交付。
这一车型因搭载三电机系统(1548 马力)和宁德时代麒麟电池,产能爬坡较快,但订单量同样庞大。
二、产能瓶颈与工厂扩建进展
- 一期工厂现状:
目前小米汽车北京一期工厂月产能约 2.5 万辆,但订单积压已超 15 万份(截至 2025 年 3 月)。按此计算,仅现有订单就需 6 个月以上消化,且新订单仍在持续增加。
- 二期工厂规划:
二期工厂已于 2025 年 4 月完成验收,预计6 月竣工、7-8 月投产,投产后年产能将提升至 35 万辆。但产能爬坡需要时间,预计 2025 年第三季度交付量不会有明显改善,全年交付目标为 35 万辆(原计划 30 万辆)。
- 新车型分流影响:
小米第二款车型 **YU7(御 7)** 将于 2025 年 6-7 月上市,定位中大型纯电 SUV(起售价 23.59 万元),可能分流部分 SU7 订单。但短期内产能仍优先保障 SU7 系列,YU7 的交付时间预计在 2025 年底至 2026 年初。
三、影响等待时间的关键因素
- 订单优先级:
小米采用 “锁单时间优先” 原则,早期预订用户可提前进入生产流程。例如,2025 年 3 月 10 日下单的用户,Max 版交付时间为 10 月下旬,而 4 月下单的用户可能需延迟至 11 月。
- 供应链波动:
核心零部件(如宁德时代麒麟电池、碳化硅电控模块)的供应稳定性可能影响交付节奏。若供应链问题缓解,等待时间可能缩短 5%-10%。
- 区域交付策略:
小米优先向一线城市及充电设施完善地区交付,二三线城市可能需额外等待 1-2 周。福建泉州作为二线城市,预计交付时间与全国平均水平一致。
四、建议与预期调整
- 下单策略:
- 若追求最短等待时间,建议选择Max 版并尽早锁单(当前等待 30-33 周)。
- 若预算有限且不急用车,可关注标准版或等待 YU7 上市后订单分流。
- 产能释放节点:
2025 年第四季度是关键窗口期,二期工厂投产后月产能有望提升至 4 万辆以上,SU7 系列平均等待时间或缩短至 25-30 周(约 6-7 个月)。
- 官方动态跟踪:
建议通过小米汽车 APP 或官网实时查询订单状态,同时关注雷军微博、小米汽车公众号等渠道,获取产能爬坡、新车型发布等最新信息。
总结
当前(2025 年 4 月)下单小米 SU7 系列,平均等待时间为 8-10 个月,具体取决于车型配置和订单排队情况。若选择 Pro 版,需做好等待至 2026 年初的准备;若选择 Max 版或等待二期工厂产能释放,交付时间可能提前至 2025 年第四季度。建议根据自身需求灵活调整购车计划,并密切关注官方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