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合作动态:技术互补与生态融合
- 福田奔驰与小米的技术合作
2025 年,小米汽车与福田奔驰宣布合作开发智能汽车产品,涵盖整车研发、智能驾驶技术、新能源技术及智能互联等领域。福田奔驰作为奔驰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具备成熟的制造经验和品质控制能力,而小米则在智能生态和软件定义汽车方面拥有优势。双方合作旨在整合资源,推动汽车行业的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
- 历史合作与生态联动
早在 2019 年,奔驰 MBUX 智能人机交互系统便与小米 “小爱同学” 合作,实现车家互联功能。用户可通过语音指令控制家中的小米 IoT 设备,如开启空调、灯光等。这一合作体现了奔驰对中国市场需求的重视,以及小米在智能生态领域的领先地位。
二、产品对比:定位差异与核心竞争力
(一)小米汽车:科技平权与性能颠覆
- 车型与定价
- SU7 系列:定位中高端纯电轿车,2025 款 SU7 Max 搭载宁德时代麒麟电池,CLTC 续航突破 900 公里,支持 800V 超快充(10 分钟补能 400 公里),售价 21.59 万 - 29.99 万元。
- YU7 SUV:小米首款纯电 SUV,双电机系统综合峰值功率 691 马力,续航达 820 公里,预计 2025 年 6-7 月上市。
- 核心优势
- 智能生态:深度集成小米 HyperOS 系统,支持 1000 + 智能设备联动,实现 “人 - 车 - 家” 无缝互联。
- 性能与性价比:SU7 Ultra 三电机系统 1548 马力,1.98 秒破百,售价 52.99 万元,对比奔驰 E300(258 马力,落地价 43 万 - 49 万元),性能优势显著。
(二)奔驰:豪华标杆与电动化转型
- 电动化战略
- 2025 年起,奔驰将推出多款中国定制纯电车型,包括长轴距 CLA、长轴距 GLE SUV 及 VAN.EA 平台豪华 MPV,搭载 800V 架构和 MB.OS 操作系统,支持 L3 级自动驾驶。
- 奔驰 GLC 等燃油车型仍以 2.0T+9AT 为主,主打豪华质感与平顺性,指导价 42.78 万 - 53.13 万元。
- 核心优势
- 品牌价值:奔驰作为百年豪华品牌,在商务场景和品牌溢价上具有不可替代性。
- 传统技术积累:燃油车动力系统成熟,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如 DRIVE PILOT)安全冗余高。
三、技术路线:智能化与性能的差异化竞争
- 智能驾驶
- 小米:SU7 Ultra 搭载两颗 Orin X 芯片(508TOPS 算力),支持 L3 级自动驾驶,配备激光雷达 + 11 摄像头 + 毫米波雷达的感知方案,主打城市 NOA 和高速领航。
- 奔驰:DRIVE PILOT 采用多传感器融合(含激光雷达),在德国已实现 L3 级商用,国内依赖法规开放,功能侧重安全冗余。
- 车机与生态
- 小米:HyperOS 系统支持五屏联动和 AI 语音助手 “小爱同学”,可识别复杂指令(如 “打开车窗 30% 并导航到充电站”)。
- 奔驰:MBUX 系统以高通 8295 芯片为基底,界面优雅但生态封闭,主打豪华质感。
- 动力与续航
- 小米:SU7 Ultra 1.98 秒破百,续航 620 公里(CLTC),超充技术领先;奔驰 E300 燃油版 6.2 秒破百,油耗 8L/100km。
- 奔驰纯电车型:EQE AMG 售价超 10 万欧元,续航表现中规中矩,市场接受度有限。
四、市场策略:全球化布局与本土化深耕
- 小米的欧洲野心
- 小米在德国慕尼黑设立研发中心,聚焦高性能车型调校,计划推出 SU7 Ultra 纽北限量版,挑战保时捷等传统豪华品牌。
- 欧洲市场定位高端,SU7 Ultra 售价或超 80 万元,填补传统豪华品牌在电动高性能车领域的空白。
- 奔驰的中国定制
- 奔驰加速本土化研发,长轴距 GLE SUV 由中国团队主导,针对后排空间和智能科技升级,巩固豪华 SUV 市场地位。
- 电动化车型强调 “中国定制”,如长轴距 CLA 支持 15 分钟充电 400 公里,适配中国用户的补能需求。
五、用户选择:价值观与需求的博弈
- 小米 SU7 的目标用户
- 科技极客与米粉:追求极致性能、智能生态和性价比,愿为 “科技平权” 买单。
- 一线城市年轻群体:注重个性化设计和前沿体验,对品牌溢价敏感度较低。
- 奔驰的核心客群
- 商务精英与家庭用户:看重品牌传承、乘坐舒适性和社交属性,依赖燃油车补能便利性。
- 二三线城市消费者:对豪华品牌有较强认同感,偏好稳定的售后服务和保值率。
- 关键决策因素
- 预算与场景:30 万内选小米 SU7(续航 830 公里,用车成本低);40 万以上选奔驰 C 级(品牌与豪华体验)。
- 充电条件:有家充桩或超充网络覆盖,小米更具优势;长途出行频繁则优先奔驰。
- 长期持有:奔驰 3 年保值率 70%,小米 SU7 短期保值率高但长期存疑。
总结:时代分野下的选择
小米汽车与奔驰的竞争,本质是科技新势力与传统豪华品牌在电动化、智能化时代的价值观碰撞。小米以 “性能颠覆 + 生态整合” 挑战行业规则,奔驰则以 “品牌壁垒 + 技术沉淀” 捍卫豪华地位。对于消费者而言,选择小米 SU7 是拥抱未来出行的科技宣言,选择奔驰则是对经典与确定性的坚守。这场对决没有绝对胜负,唯有不同需求下的最优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