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核心配置与性能表现
- 动力与续航
SU7 Pro 搭载后置单电机,最大功率 220kW,峰值扭矩 400N・m,官方 0-100km/h 加速时间 5.7 秒。实测中,开启 BOSS 模式后加速性能可提升至 5.52 秒,百公里制动距离 38.08 米,麋鹿测试通过时速 75.3km/h,底盘调校兼顾运动与舒适。
续航方面,搭载 94.3kWh 宁德时代神行磷酸铁锂电池,CLTC 工况续航 830km,实测城市综合续航约 732km,高速续航(120km/h)约 500km,冬季低温(5-15°C)续航达成率 91%,极寒(-20~-25°C)仍能达到 385km。充电支持 400V 平台,30%-80% 快充需 30 分钟,最大充电功率 108.7kW。
- 智能驾驶与安全
标配 Xiaomi Pilot Max 系统,搭载双英伟达 Orin-X 芯片(算力 508TOPS)、1 颗激光雷达、11 颗高清摄像头及 12 颗超声波雷达,支持高速领航、城市领航(覆盖全国主要城市)、代客泊车等功能。最新 OTA 升级(HyperOS 1.5.5)新增端到端全场景智能驾驶,优化环岛通行、ETC 辅助等交互逻辑,智能泊车支持离车泊入和滚轮泊车。
安全方面,C-NCAP 碰撞测试综合得分率 93.5%,获五星评价,主动安全得分率 95.25%,车身采用 2000MPa 热成型钢,配备 AEB Pro、车道保持等主动安全功能。
- 智能座舱与生态互联
内饰配备 16.1 英寸 3K 中控屏、56 英寸 HUD、7.1 英寸翻转仪表屏,搭载骁龙 8295 芯片,支持五屏联动和连续语音交互。小米生态深度整合,支持手机 NFC 解锁、无感上车、车家设备联动(如远程控制空调、扫地机器人)。最新 OTA 升级优化智能双表盘与小爱同学联动,支持语音控制切换驾驶模式、调节座椅加热等。
二、用户实际体验与口碑
- 续航与充电
车主反馈日常城市通勤续航达成率约 88%,冬季低温下空调能耗控制优秀,-15°C 时无需额外开启加热器即可维持车内舒适温度。充电方面,第三方充电桩兼容性良好,但小米自建超充站主要覆盖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依赖公共桩。
- 智能驾驶与车机
高速领航功能稳定性较高,城市领航在复杂路口表现流畅,但存在推测性刹车和超车降速触发频繁的问题。车机系统流畅度获好评,支持 CarPlay 和华为 HiCar,但第三方应用生态较少,部分车主期待更多娱乐应用。
- 空间与舒适性
车身尺寸 4997×1963×1455mm,轴距 3000mm,后排腿部空间宽敞,但溜背造型导致头部空间略局促。座椅采用 Nappa 真皮,支持通风 / 加热,但部分用户反馈长时间乘坐偏硬。
三、价格与竞品对比
- 售价与权益
官方指导价 24.59 万元,标配高阶智驾、Nappa 真皮座椅、电动尾翼等。购车可享亦庄补贴 2000 元,保险约 5921 元,无购置税。
- 竞品分析
- 极氪 007:售价 24.99 万元起,800V 平台充电更快(10%-80% 仅 10.5 分钟),标配 AR-HUD 和座椅按摩,但续航(CLTC 870km)略低于 SU7 Pro。
- 特斯拉 Model 3:起售价 24.59 万元,品牌溢价高,充电网络完善,但智能驾驶功能受限,内饰配置较简。
- 比亚迪汉 EV:售价 20.98 万元起,续航 715km,性价比突出,但智驾和品牌力稍逊。
四、总结与建议
小米 SU7 Pro 凭借 830km 长续航、高阶智驾和小米生态互联,在 25 万级纯电轿车中具备较强竞争力,尤其适合注重科技体验和长途出行的用户。其优势在于:
- 续航扎实:冬季表现优于多数竞品,适合北方用户;
- 智驾领先:城市领航覆盖全国,端到端技术提升易用性;
- 生态融合:小米用户可无缝连接智能家居设备。
需注意的短板包括:
- 充电速度:400V 平台落后于 800V 竞品;
- 保值率:一年保值率约 90%,但长期受技术迭代影响可能下降;
- 售后网点:三四线城市依赖第三方服务,官方网点较少。
总体而言,小米 SU7 Pro 是一款兼顾性能、续航与智能体验的车型,适合追求高性价比和科技感的消费者。若对充电速度和品牌有更高要求,可考虑极氪 007 或特斯拉 Model 3;若注重性价比,比亚迪汉 EV 是更务实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