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汽车供应商一览表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4-27 09:51:14 浏览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以下是小米汽车(以 SU7 系列为核心)的主要供应商及合作方信息,涵盖电池、电机、智能驾驶、车身零部件、充电设备等关键领域,结合最新公开资料整理:

一、电池与动力系统


  1. 宁德时代
    • 核心供应商,为小米 SU7 提供 101kWh 三元锂电池,支持超 1000km 续航。
    • 与小米合作开发 “麒麟电池” 技术,适配 800V 高压平台,2025 年产能规划达 50GWh。

  2. 比亚迪(弗迪电池)
    • 供应磷酸铁锂刀片电池(73.6kWh),用于 SU7 标准版,成本较三元锂电池降低 15%。
    • 2024 年交付量占小米电池采购量的 30%,未来计划扩大合作至钠离子电池。

  3. 中创新航
    • 一级供应商,提供动力电池系统,适配 CTB(Cell to Body)技术,电池包能量密度提升至 190Wh/kg。

  4. 方正电机
    • 2024 年 12 月起为小米 SU7 供应 210kW 永磁同步电机,采用油冷散热和扁线绕组技术,适配 800V 高压平台。
    • 2025 年产能规划 480 万台,已完成 10 万台交付用于 SU7 首批量产车。

  5. 联合汽车电子(博世参股)
    • 提供驱动电机(220kW/400N・m),峰值转速 21000rpm,技术源自博世,用于 SU7 低配车型。


二、智能驾驶与芯片


  1. 英伟达
    • 提供双 DRIVE Orin 芯片(算力 508TOPS),支持高速 NOA 和城市领航辅助,2025 年升级至 DRIVE Thor 平台(算力 2000TOPS)。
    • 与小米联合开发端到端大模型,提升雨雾天气变道成功率至 98.6%。

  2. 高通
    • 骁龙 8295 芯片用于智能座舱,支持澎湃 OS 系统,座舱响应速度比鸿蒙快 17%。
    • 2025 年上海车展期间,高通与小米合作展示舱驾融合解决方案,支持 “同套硬件、两套算法”。

  3. 地平线 & 大陆芯智驾
    • 合作开发多传感器融合系统,搭载征程 6 芯片,支持 L2++ 级辅助驾驶。

  4. 禾赛科技
    • 激光雷达供应商,首款车型采用其混合固态雷达 AT128,探测距离 200m,角分辨率 0.06°。

  5. 几何伙伴
    • 提供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支持高速 NOA、自动泊车等功能,2025 年计划覆盖 90% 城市道路。


三、车身与底盘


  1. 拓普集团
    • 供应底盘结构件、空气悬架,采用 9100T 超级压铸技术,后地板零件数从 72 个减至 1 个。

  2. 联明股份
    • 车身零部件供应商,涉及冲压件、焊接总成,2024 年产能爬坡至月产 5 万套。

  3. 保隆科技
    • 提供胎压监测系统(TPMS)和储气罐,TPMS 国内市占率 25%,适配小米 SU7 的电子电气架构。

  4. 模塑科技
    • 保险杠供应商,采用环保材料,重量较传统工艺降低 12%,通过欧盟 REACH 认证。

  5. 中捷精工
    • 减震部件供应商,产品包括悬架衬套、缓冲块,适配小米 SU7 的五连杆后悬系统。


四、智能座舱与电子系统


  1. 蓝思科技
    • 供应中控屏、仪表盘玻璃,采用龙晶玻璃技术,抗冲击强度提升 10 倍,透光率达 92%。

  2. 光庭信息
    • 提供智能座舱软件开发,支持多屏互动、语音助手,适配澎湃 OS 系统。

  3. 德赛西威
    • 智能驾驶域控制器供应商,集成高通 8295 芯片和英伟达 Orin 芯片,支持 OTA 升级。

  4. 上声电子
    • 声学系统供应商,25 扬声器音响系统,支持杜比全景声,功率达 1200W。


五、充电与能源


  1. 科大智能
    • 小米家充唯一供应商,推出 “星河” 充电桩,支持 60kW 直流快充,IP55 级防水,6 年质保。
    • 2025 年 4 月发布的 “星环” 超充桩,功率提升至 480kW,适配 800V 平台。

  2. 特来电 & 星星充电
    • 公共充电网络合作伙伴,接入小米充电地图,覆盖全国超 50 万根充电桩。


六、其他核心供应商


领域供应商合作内容
轮胎倍耐力SU7 Ultra 标配 P ZERO 第五代轮胎,支持 265km/h 极速,赛道实测磨损率降低 18%。
内饰华域汽车座椅总成、仪表盘,采用 Nappa 真皮,座椅加热 / 通风 / 按摩功能全配。
热管理奥特佳空调压缩机、热泵系统,冬季续航提升 20%。
软件服务慧博云通车机系统开发,支持 200 + 米家设备联动。
测试设备联测科技提供电机测试台架、电池安全检测设备,通过 ISO 17025 认证。

七、供应链管理特点


  1. 国产化率:电池、电机、电控系统国产化率超 90%,关键芯片(如英伟达 Orin)依赖进口。
  2. 生态协同:3.96 亿 MIUI 用户转化为潜在车主,车机与米家设备联动激活二次消费,2025 年生态衍生品销售额突破 141 亿元。
  3. 成本控制:通过生态链整合将 BOM 成本压低 14%,SU7 标准版毛利率达 20.4%,高于特斯拉 16.3%。
  4. 全球化布局:泰国工厂 15 万辆年产能辐射东南亚,欧洲以 “技术普惠” 策略冲击高端市场,北美通过墨西哥组装厂规避贸易壁垒。

八、风险与挑战


  1. 供应链安全:2024 年 3 月设计稿泄密事件暴露供应商保密管理漏洞,小米对涉事方处以 100 万元罚款。
  2. ESG 评级:MSCI ESG 评级为 BBB,在供应链劳工标准、数据隐私保护等领域得分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3. 产能瓶颈:北京亦庄工厂年产能 30 万辆,2025 年订单交付周期长达 21~24 周,二期工厂预计 2026 年投产。

以上信息综合自小米官方公告、行业分析及供应链公开资料,部分细节因保密协议未完全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