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高压平台与电池电压
- 800V 碳化硅高压平台(旗舰版车型)
- SU7 Max(双电机四驱版):搭载宁德时代 101kWh 三元锂电池,采用 800V 碳化硅高压平台,峰值电压达 871V,支持最高 5.2C 充电倍率。这一设计使其充电效率大幅提升,5 分钟可补充 220 公里续航,15 分钟充电 510 公里,适配超充桩时可实现 “充电一杯咖啡,续航覆盖长途” 的体验。
- SU7 Ultra(三电机赛道版):作为 2025 年推出的性能旗舰,搭载宁德时代第二代麒麟电池,峰值电压进一步提升至 897V,配合三电机四驱系统(1548 马力),不仅实现 1.98 秒零百加速,还能在赛道场景下维持高压输出稳定性。
- 400V 平台(基础版车型)
- SU7 后驱版:采用比亚迪弗迪提供的 73.6kWh 磷酸铁锂电池,基于 400V 平台打造,额定电压约 360V,最大充电电压 420V。虽然充电速度较慢(5 分钟补能 138 公里),但成本更低,适合城市通勤用户,CLTC 续航可达 668-700 公里。
二、技术细节与安全设计
- CTB 一体化电池技术
小米通过将电池上盖与车身地板合二为一,实现全球最高体积效率 77.8%,同时提升电池系统的安全性。例如,电芯倒置技术使泄压阀朝下,极端情况下能量向下释放,避免乘员舱受冲击;17 层高压绝缘防护和 165 片气凝胶隔热材料,可抵抗 1000°C 高温,确保 55°C 环境下无热蔓延。
- 智能电压管理
- 动态调节:根据驾驶场景(如低速、高速、充电)自动调整电压,例如行驶时电压范围为 300-360V,充电时升至 350-400V,平衡能效与性能。
- 多模热泵:在 - 20°C 低温环境下,通过电池云安全技术实时监控电压波动,结合 18kW 电池加热功率,确保续航保持率和空调升温速度优于同级。
三、低压系统与创新专利
- 48V 混合供电电路
小米申请的专利显示,其采用 48V 控制模块与调制模块,可灵活切换交流电源与 48V 系统,减少传统架构中电压转换装置的复杂性。例如,充电时支援 12V 系统,行驶时逆向转换动力电池电压,降低成本 30% 以上,同时提升安全性。
- 高压组件协同
搭载苏州汇川 TZ220XY102 电机(299 马力),配合碳化硅电控模块,实现高效能量转换。例如,800V 版车型在 265km/h 极速下,仍能保持 838Nm 扭矩输出,电压波动控制在 ±5% 以内。
四、车型对比与选购建议
车型 | 电压平台 | 电池容量 | 续航(CLTC) | 充电效率(15 分钟) | 价格(2025 年) |
---|---|---|---|---|---|
SU7 后驱标准长续航 | 400V | 73.6kWh | 668-700km | 350km | 21.59 万元 |
SU7 Max 四驱超长续航 | 800V | 101kWh | 800km | 510km | 29.99 万元 |
SU7 Ultra 纽北限量版 | 800V+ | 宁德时代麒麟电池 | 赛道专用 | 超充适配 | 81.49 万元 |
选购建议:
- 城市通勤:400V 后驱版性价比高,满足日常需求。
- 长途出行:800V Max 版充电快、续航长,适合家庭用户。
- 性能玩家:SU7 Ultra 的 897V 高压平台和三电机系统,专为赛道设计。
五、官方数据与验证
小米汽车官网明确标注,其 800V 平台车型最高电压值基于实验室测试,实际使用中受环境温度、电池健康度等因素影响。第三方评测显示,SU7 Max 在 - 15°C 环境下,开启空调后电压波动小于 10%,续航保持率达 85%,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如需更详细参数,建议参考小米汽车官网或联系官方客服获取最新技术手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