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官方续航数据:覆盖多元需求
小米汽车目前在售的 SU7 系列(截至 2025 年 4 月)提供多种续航版本,CLTC 工况下的续航里程如下:
- 标准版:700-830 公里(后驱版),搭载 73.6kWh 磷酸铁锂电池,适合城市通勤及中短途出行。
- Max 版:800 公里(四驱版),配备 101kWh 三元锂电池,高速续航达成率接近 80%,实测高速续航 643 公里。
- Ultra 版:630 公里(双电机四驱),采用 93.7kWh 电池,主打高性能(1548 马力),11 分钟可完成 10%-80% 快充。
- 即将上市的 YU7:纯电 SUV 车型 CLTC 续航最高达 820 公里,混动版在 - 10℃低温下实测续航 1310 公里,纯电续航 246 公里。
二、实际续航表现:场景化差异与技术突破
- 高速场景:
- 标准版 SU7 在广东高速(平均车速 97.7km/h)实测续航 495 公里,电耗 15kWh/100km。
- Max 版在 120km/h 时速下续航达成率 80%,实际续航 643 公里,优于同价位竞品。
- 低温环境:
- 寒冷区(-20~-25℃)测试中,SU7 Max 续航 385 公里,达成率 47.5%,空调升温速度和能耗控制优于多数车型。
- 低温区(5~15℃)续航达成率 91%,实际续航 737 公里,电耗仅 13.86kWh/100km。
- 用户反馈:
- 城市通勤续航达成率约 85%(如 700 公里 CLTC 版本实际跑 595 公里),高速续航约 490 公里,与官方数据基本一致。
- 运动模式下高速电耗约 22kWh/100km,续航降至 400 公里左右,适合追求驾驶乐趣的用户。
三、技术支撑:全域低能耗设计与电池创新
- 平台与结构:
- 小米摩德纳平台:风阻系数低至 0.195Cd,车身轻量化系数优秀,配合 800V 碳化硅高压平台,提升能量转化效率。
- CTB 一体化电池:与宁德时代联合研发,采用电芯倒置、多功能弹性夹层等设计,集成效率提升 24.4%,支持 - 15℃无需额外加热维持座舱温度。
- 热管理系统:
- 高效双模热泵:直接式与间接式结合,-20℃仍能从冷空气中吸热,冬季续航保持率同级领先。
- 在途电池加热:导航至充电站时自动预热电池,提升低温充电功率 30%。
- 智能化续航管理:
- 小米工况:基于 CLTC 标准,结合高低温环境和驾驶行为,续航拟合度提高 18%,减少里程焦虑。
- 智能能量回收:通过动能回收系统,城市工况续航达成率可达 90% 以上。
四、竞品对比:续航与性价比双优
- 同级别车型:
- 特斯拉 Model Y:CLTC 续航 719 公里(长续航版),但冬季续航缩水明显,实测 - 10℃续航约 500 公里。
- 极氪 007:800V 高压平台,CLTC 续航 688-870 公里,快充效率突出(0.25 小时 30%-80%),但价格略高于小米 SU7。
- 智己 L6:固态电池技术,CLTC 续航 1000 公里 +,但售价较高(预计 30 万元以上),且量产交付时间未定。
- 价格优势:
- 小米 SU7 标准版起售价 21.59 万元,Max 版 29.99 万元,相比同续航竞品(如极氪 007、星纪元 ES)价格低 10%-20%。
- YU7 混动版在 - 10℃低温下续航 1310 公里,纯电续航 246 公里,综合油耗 5.2L/100km,性价比优于增程式竞品。
五、用户关怀:充电生态与电池保障
- 充电网络:
- 接入超 115 万个第三方充电桩,覆盖全国 365 个城市,智能选桩算法筛选 17.2 万个优质站点,高速公路覆盖率 88.1%。
- 800V 超充支持 15 分钟补能 400 公里,Ultra 版 5.2C 充电倍率行业领先。
- 电池质保:
- 终身免费更换:首任车主不限里程,电池衰减超 30%(6 年内)或自然损耗(8 年内衰减 30%)可免费更换。
- 二手车保障:不限车主,电池衰减达标即可免费更换,提升二手车保值率 5%。
- 实际案例:
- 底盘刮伤 1 毫米触发电池更换,小米免除 1.2 万元拆装费,仅收检测费 1716 元,展现售后灵活性。
总结:续航标杆与场景化解决方案
小米汽车通过长续航 + 高效热管理 + 智能充电生态的组合,在城市通勤、高速长途、极端气候等场景下均表现优异。其核心优势在于:
- 技术突破:CTB 电池、800V 平台、热泵系统等创新提升续航上限;
- 性价比:同续航车型价格更低,且提供终身质保;
- 用户体验:充电网络覆盖广,智能续航管理减少焦虑。
对于注重续航稳定性、充电便捷性及性价比的用户,小米 SU7 系列和 YU7 是值得考虑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