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 SU7 的加速性能在同级车型中表现极为突出,尤其是其双电机四驱版本的加速能力已达到超跑级别。以下从核心参数、技术解析、实测表现、竞品对比及用户体验等维度展开详细分析:
一、官方加速数据:2.78 秒破百的 “狂暴” 性能
小米 SU7 的加速能力因配置不同差异显著:
- 四驱 Max 版:搭载双电机(前 220kW + 后 275kW),综合功率 673 马力,峰值扭矩 838 牛・米,官方 0-100km/h 加速时间为2.78 秒,最高时速 265km/h,100-0km/h 制动距离仅 33.3 米。
- 后驱版:单电机 220kW,0-100km/h 加速时间为 5.28 秒(标准版)和 5.7 秒(Pro 版),最高时速 210km/h。
- 赛道版(Ultra):搭载宁德时代麒麟 Ⅱ 电池,放电功率达 1330kW,0-100km/h 加速时间进一步缩短至1.97 秒,0-200km/h 加速 5.96 秒,0-300km/h 加速 15.07 秒。
二、技术解析:三电系统的极致优化
- 电机技术:
- 四驱版采用小米自研的 HyperEngine V6s 电机,转速高达 21000rpm,功率密度达 10.14kW/kg,远超特斯拉 Model S 的 8.5kW/kg。
- 赛道版更搭载 V8s 电机,转速 27200rpm,单电机功率 425kW,扭矩 635 牛・米,配合三电机布局实现 1548 马力。
- 电池与电控:
- 四驱 Max 版配备 101kWh 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支持 800V 高压平台,15 分钟充电 510 公里,放电功率达 1000kW。
- 赛道版电池采用 “单晶中镍 + 高压” 技术,通过超薄极片工艺提升放电效率,支持 5.2C 充电倍率,但牺牲部分循环寿命。
- 空气动力学:
- 风阻系数低至 0.195Cd,为全球量产轿车最低,减少高速行驶时的能量损耗,提升后段加速能力。
三、实测表现:3.14 秒的 “赛道级” 加速
- 易车实测:四驱 Max 版在运动 + 模式下,通过方向盘上的 “Boost” 按键进入 20 秒狂暴状态,实测 0-100km/h 加速时间为3.14 秒,400 米加速耗时 11 秒,终点速度 203.31km/h,后段加速能力 “越战越勇”。
- 用户反馈:普通模式下加速平顺,运动模式推背感强烈,高速超车毫无压力。部分车主提到舒适模式电耗更低,但加速响应稍慢(约 5 秒破百)。
四、竞品对比:超越特斯拉 Model S 和保时捷 Taycan
车型 | 0-100km/h 加速 | 最高时速 | 电池容量 | 续航(CLTC) |
---|---|---|---|---|
小米 SU7 四驱 Max 版 | 2.78 秒 | 265km/h | 101kWh | 800km |
特斯拉 Model S Plaid | 2.1 秒 | 322km/h | 100kWh | 672km |
保时捷 Taycan Turbo | 3.2 秒 | 260km/h | 93.4kWh | 467km |
蔚来 ET5 | 4.0 秒 | 200km/h | 75kWh | 560km |
比亚迪汉 EV 四驱版 | 3.9 秒 | 185km/h | 85.4kWh | 610km |
- 性能优势:小米 SU7 四驱 Max 版在加速、极速和能耗三个维度全面超越保时捷 Taycan Turbo,接近特斯拉 Model S Plaid 的水平,但价格仅为后者的一半。
- 续航与充电:小米 SU7 的 800V 高压平台在充电速度上领先竞品,15 分钟补能 510 公里,而特斯拉超充峰值功率为 250kW,蔚来换电需 5 分钟。
五、用户体验:激进与舒适的平衡
- 驾驶模式:
- 运动 + 模式:动力响应迅猛,适合赛道或激烈驾驶,但电耗较高(约 13.7kWh/100km)。
- 舒适模式:加速平顺,电耗降低至 12.3kWh/100km,适合日常通勤。
- 噪音控制:
- 高速行驶时风噪略大,但路噪和胎噪抑制优秀,时速 120km/h 时车内噪音约 65 分贝。
- 软件优化:
- OTA 升级新增 “防误踩” 功能,在低速或静止时抑制误操作加速,提升安全性。
-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优化变道逻辑,减少低效变道次数,提升高速行驶稳定性。
六、总结:性能与性价比的 “颠覆者”
小米 SU7 凭借 2.78 秒的加速性能、800V 高压平台和 800km 续航,重新定义了中高端电动车的标杆。其四驱 Max 版不仅在数据上超越保时捷 Taycan,更以 29.99 万元的售价实现了 “超跑性能 + 家用续航” 的双重突破。对于追求极致加速和科技体验的用户,小米 SU7 是目前市场上最具性价比的选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