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汽车 亦庄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4-27 09:34:47 浏览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小米汽车 亦庄
小米汽车位于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工厂,是小米集团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核心基地,也是中国智能制造领域的重要标杆。以下从工厂概况、技术创新、产能规划、产业生态及未来布局五个维度展开详细分析:

一、工厂概况:智能化与绿色化的典范


小米汽车工厂于 2024 年 3 月底正式开园,总占地面积 72 万平方米,是 “中国品牌唯一集研发、制造、交付和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汽车科技产业园区”。园区分为厂前区和厂区两部分:
  • 厂前区:包含综合楼、试验楼和智能驾驶体验区,其中技术展厅展示了小米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智能互联等领域的前沿技术,如支持自动泊车、变道、跟车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以及与小米手机深度互联的车机系统。
  • 厂区:涵盖压铸、冲压、车身、涂装、电池、总装六大车间,引入超过 700 台机器人,实现关键工艺 100% 自动化。例如,压铸车间使用大型压铸机完成零部件成型,总装车间每 76 秒即可下线一台小米 SU7。

工厂在绿色制造方面表现突出:车间顶部铺设光伏板,每年可发电 1640 万度;废水废气处理效率达 99%,废重金属实现零排放,符合国家 “双碳” 目标。

二、技术创新: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


小米汽车工厂的技术创新贯穿产品研发与生产全流程:
  1. 自动驾驶与智能互联
    小米 SU7 搭载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支持自动泊车、变道、跟车等功能,未来计划推出端到端全场景智能驾驶内测。车机系统与小米手机无缝连接,用户可通过手机远程控制车辆,并在车内使用语音助手获取导航、音乐等服务。
  2. 三电系统
    采用高能量密度电池,优化电池管理系统以提升寿命和安全性,并研发下一代电池技术。例如,SU7 Ultra 搭载 93.7kWh 电池,支持 5.2C 超快充,11 分钟可将电量从 10% 充至 80%。
  3. 智能底盘预研
    开发四电机驱动、全主动悬架、48V 线控转向及线控刹车技术。四电机系统可实现原地掉头、“太空步” 泊车等功能;全主动悬架响应速度是传统空气弹簧的 100 倍,支持 140mm 升降行程。

三、产能规划:二期工厂助力交付提速


当前工厂主要生产小米 SU7 系列车型,但受限于一期产能(设计年产能 15 万辆),订单交付周期较长。例如,SU7 标准版需等待 47-50 周(约 11 个月)。为缓解压力,小米正加速推进二期工厂建设:
  • 二期工厂:位于一期工厂旁,占地面积 52 公顷,预计 2025 年 6 月竣工,三季度投产。投产后总产能将提升至 30 万辆 / 年,并预留三期扩建空间。
  • 零部件配套:大兴区瀛海镇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预计 2025 年 5 月投产,为小米汽车提供电控系统、智能网联设备等核心部件,年配套产能达 37 万辆。

四、产业生态:京津冀集群的重要支撑


北京亦庄作为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集群的核心,为小米汽车提供了完善的产业链与政策支持:
  • 产业链优势:集群内拥有北汽、奔驰、理想等整车企业,以及宁德时代、海纳川等零部件供应商,覆盖动力电池、芯片、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等领域。
  • 政策与示范应用: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以亦庄为核心,已形成车路云一体化标准体系,支持 L4 级自动驾驶规模化运行。小米汽车可借助这一生态加速技术落地。

五、未来布局:从 SU7 到多车型矩阵


小米汽车在亦庄的发展已从单一车型向多元化产品延伸:
  • 现有车型:SU7 系列(2024 年交付 13.5 万辆)、SU7 Ultra(2025 年 3 月上市,预售价 81.49 万元,三电机驱动,零百加速 1.98 秒)。
  • 新车型计划:首款 SUV 车型 YU7 预计 2025 年 6-7 月上市,定位中大型 SUV,搭载激光雷达和高阶智驾系统,起售价 30-40 万元。此外,网传代号 “昆仑” 的增程式 SUV 计划 2026 年推出,主打 15 万元市场。

总结


小米汽车在亦庄的布局,不仅是其 “造车梦” 的实体落地,更体现了中国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趋势。随着二期工厂投产和新车型上市,小米有望在 2025 年实现 35 万辆交付目标,进一步巩固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地位。亦庄作为产业集群核心,通过政策支持与产业链协同,为小米汽车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土壤,也为中国汽车产业升级提供了 “亦庄样本”。
小米汽车 亦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