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 SU7 Ultra 作为小米汽车的旗舰车型,自 2024 年 7 月发布原型车以来,历经多次技术迭代与市场预热,最终于 2025 年 2 月 27 日正式上市。这款车不仅承载着小米冲击高端电动车市场的野心,更以一系列突破性技术和市场表现引发行业震动。以下是其发布过程、核心亮点及市场影响的深度解析:
一、发布历程:从赛道传奇到量产交付
- 原型车首秀与纽北封神
2024 年 7 月 19 日,雷军在年度演讲中正式发布小米 SU7 Ultra 原型车,宣布其目标是「十年内成为纽北最快四门电车」。同年 10 月 29 日,原型车以6 分 46 秒 874的成绩刷新纽北最速四门车纪录(当时路面 20% 湿滑),超越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 的 7 分 07 秒 550,成为中国品牌首个登顶纽北的车型。这一成绩不仅验证了小米的技术实力,更通过「赛道营销」迅速建立起性能标杆形象。
- 量产版发布与预售狂潮
2025 年 2 月 27 日,小米 SU7 Ultra 量产版正式上市,标准版售价 52.99 万元,纽北限量版 81.49 万元(含竞速套装)。预售阶段即展现超强市场号召力:10 分钟小订突破 3,680 台,开售 2 小时大定破 1 万台,3 月 2 日首车交付时订单已超 1.9 万台,提前完成全年 1 万辆销售目标。这种「现象级」表现,既得益于小米品牌的粉丝基础,也反映了市场对高性能电动车的强烈需求。
- 全球扩张与生态协同
小米汽车同步启动全球化布局:3 月 4 日 SU7 Ultra 登陆欧洲,引发当地媒体高度关注;3 月 7 日亮相 MWC 2025,展示「人车家全生态」整合能力。海外市场的认可进一步巩固了其「中国智造」的高端形象。
二、技术突破:重新定义电动超跑标准
- 性能参数:地表最快量产四门车
- 动力系统:搭载三电机四驱系统(双 V8s+V6s),综合马力 1,548PS,零百加速 1.98 秒,最高时速 350km/h,刷新全球量产四门车加速纪录。
- 赛道级散热:采用独立油冷系统,可在纽北连续两圈飞行圈速下保持电机温度稳定。
- 制动系统:配备碳陶瓷刹车盘(前 430mm / 后 410mm),100km/h-0 制动距离仅 30.8 米,优于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 的 32.1 米。
- 空气动力学与轻量化
- 下压力:量产版通过前铲、碳纤维尾翼等设计,实现 285kg 最大下压力,媲美保时捷 911 GT3 RS(250kg)。
- 车身材质:碳纤维覆盖件减重 599kg,整备质量 2,360kg,低于同级别竞品(如特斯拉 Model S Plaid 为 2,275kg)。
- 智能科技:从硬件到生态
- 智能驾驶:标配 Xiaomi HAD 系统,支持全场景端到端自动驾驶(如自动过闸机、窄路绕行),基于 1,000 万条视频数据训练的端到端模型,计划 2025 年跻身行业第一阵营。
- 智能座舱:搭载骁龙 8295 芯片与澎湃 OS,支持语音控制、CarPlay/Carlink 互联,专属赛道大师 App 可实时显示圈速、G 值等数据。
- 安全升级:电池底部新增防弹涂层,通过中汽研极端场景测试(凹坑刮底、涉水等),安全性超越行业标准。
三、市场策略:精准定位与用户运营
- 价格锚定与竞品对比
52.99 万元的起售价直接对标 BBA 中大型轿车(如宝马 5 系、奥迪 A6L),同时以超跑级性能吸引性能车爱好者。对比竞品:
- 性能优势:马力是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1,019PS)的 1.5 倍,价格仅为其 1/3(Taycan Turbo GT 国内售价约 167 万元)。
- 性价比:每万元可获得 29PS,而法拉利 12 Cilindri 仅为 1.3PS,颠覆传统超跑定价逻辑。
- 用户权益与圈层运营
- 限时权益:3 月 31 日前下定可享价值 9 万元权益,包括免费碳纤维部件、终身免费智驾服务等。
- Ultra Club:推出专属车主俱乐部,提供赛道日、定制活动等服务,首批 2,000 名会员年费 3,999 元,强化用户归属感。
- 争议与应对
尽管市场表现强劲,SU7 Ultra 也面临挑战:
- 试驾体验问题:部分用户反馈车辆操控过于激进,雷军亲自致歉并承诺优化调校。
- 安全争议:多次出现超速事故,引发公共道路安全讨论,小米通过 OTA 升级优化能量管理与驾驶辅助策略。
四、行业影响:小米汽车的「破局之路」
- 技术输出与生态整合
SU7 Ultra 的三电机系统、碳化硅电控等技术已申请专利,未来可能向其他车企授权。同时,小米将汽车业务深度融入「人车家全生态」,例如通过手机 - 车机协同提升用户体验,这种「软硬结合」模式被视为对特斯拉的差异化竞争。
- 供应链与产能布局
小米采用「自研 + 合作」模式:电机由汇川联合供应,电池来自宁德时代,激光雷达采用禾赛 AT128。产能方面,2024 年交付 13.5 万辆,2025 年目标 30 万辆,计划通过规模化降低成本。
- 全球化启示
SU7 Ultra 的海外热销(如欧洲市场)表明,中国电动车品牌已具备与传统豪华品牌竞争的实力。《福布斯》评价其为「让保时捷彻夜难眠的中国车」,这种国际认可为小米后续车型(如 2026 年增程 SUV N3)的全球化铺路。
总结:小米汽车的「Ultra 时刻」
小米 SU7 Ultra 的发布不仅是一款产品的亮相,更是中国电动车行业从「跟随者」到「引领者」的里程碑。其以超跑性能、智能科技和颠覆性定价,重新定义了高端电动车的标准,同时通过「赛道 - 量产 - 生态」的闭环策略,展现了小米对汽车产业的深度理解。尽管面临技术验证、市场竞争等挑战,SU7 Ultra 的成功已为小米汽车奠定了坚实基础,其后续表现将持续影响全球汽车产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