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汽车的外观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4-27 09:33:01 浏览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小米汽车的外观
小米汽车的首款车型 SU7 在外观设计上展现了科技与美学的深度融合,其低趴轿跑姿态、极致空气动力学性能以及细节处的匠心雕琢,不仅树立了品牌独特的视觉语言,更以 0.195Cd 的风阻系数刷新了全球量产车纪录。以下从设计理念、核心元素及用户体验三个维度展开解析:

一、设计理念:经典传承与未来科技的碰撞


SU7 的设计团队从百年跑车经典中汲取灵感,同时融入小米对未来出行的前瞻性思考。3 倍轮轴比、2 倍轮高比和 1.36 倍宽高比(Max 版)的黄金比例,塑造出运动宽大的轮包和极致低趴的车身形态,既有保时捷 Taycan 的优雅线条,又不失阿斯顿・马丁 DB11 的力量感。这种 “好看好用、人车合一” 的理念,体现在每一处细节设计中:
  • 水滴大灯:灵感源于自然水珠滴落的动态美感,内置 8 颗分体式自动矩阵随动前大灯,支持 12 像素矩阵式 ADB 自适应远光,可智能避让对向来车和行人,夜间远光照射距离达 400 米,近光覆盖 160° 超广角。
  • 光环尾灯:360 颗超红光 LED 组成的渐进式动态光带,点亮时如土星环般璀璨,配合 “xiaomi” 拼音标识和 “北京小米” 徽标,成为夜间道路上的独特符号。
  • 电动尾翼:四角度调节(0°/5°/15°/25°)的主动式尾翼,在 25° 最大角度时可提供 130 公斤下压力,既提升高速稳定性,又以机械美学强化运动气质。

二、核心设计元素:空气动力学与功能性的平衡


1. 前脸:科技感与攻击性的统一


  • 全封闭式格栅:延续新能源汽车的典型设计,中央嵌入醒目的 “Mi” 车标,Max 版车顶配备瞭望塔式激光雷达,彰显智能驾驶的硬件实力。
  • 双层灯光系统:上层为锐利的 LED 日间行车灯,下层集成 8 个独立模块的自动矩阵式随动大灯,配合前保险杠两侧的三角形导流槽,形成 “X” 形视觉焦点,强化运动气息。

2. 侧身:流畅线条与性能符号的交织


  • 溜背式车顶:28° 前风挡与 17° 大溜背的黄金夹角,配合无框车门和半隐藏式门把手,实现 0.195Cd 的超低风阻。
  • 运动轮毂:提供四种轮毂选择,包括 19 英寸低风阻轮毂(搭配米其林低滚阻轮胎)、20 英寸梅花轮毂(米其林 Pilot Sport EV 静音胎)、21 英寸全黑运动轮毂(倍耐力 P ZERO 第五代轮胎),满足从极致续航到赛道级操控的多元需求。
  • 性能标识:黄色布雷博刹车卡钳、打孔刹车盘以及后翼子板的宽体设计,进一步强化 “C 级高性能生态科技轿车” 的定位。

3. 车尾:简洁与层次感的融合


  • 贯穿式尾灯:两头粗、中间细的灯带设计,点亮后呈现半环形动态光效,与前脸形成呼应。
  • 扩散器与扰流板:黑色后包围搭配夸张的扩散器饰板,两侧三角形导流槽与横向筋线提升空气动力学性能,同时营造出 “性能车” 既视感。

三、用户体验:个性化与实用性的兼顾


1. 色彩选择


提供 9 种车身颜色,分为四个色系:
  • 免费色系:海湾蓝(清新活力)、雅灰(低调轻奢)、橄榄绿(复古质感)。
  • 付费色系:流星蓝、珍珠白、熔岩橙、寒武岩灰、霞光紫、钻石黑(7000 元 / 种),满足从时尚潮流到经典奢华的多元审美。

2. 细节优化


  • 无框车门:提升品质感的同时,通过优化门框结构降低风噪。
  • 鹅卵石水滴后视镜:减少紊流,配合 17 个车身风口和 8 组风道,实现空气动力学性能的全域优化。
  • 隐藏式摄像头:外后视镜下方和前翼子板的摄像头布局,在保障智能驾驶功能的同时保持外观整洁。

四、市场反馈与设计争议


SU7 的 “保时泰” 风格引发热议,部分消费者认为其设计缺乏原创性,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 “成熟设计语言 + 极致参数” 的策略成功吸引了年轻用户群体。2025 年一季度 72627 台的 SU7 交付量,印证了市场对其外观设计的认可。

总结


小米 SU7 的外观设计以 “经典重塑” 为核心,通过极致空气动力学性能、标志性灯光系统和运动化车身比例,构建了一套兼具科技感与豪华感的视觉体系。其设计逻辑既延续了传统跑车的美学精髓,又融入了小米对智能电动车时代的创新思考,成为新势力车型中 “颜值与实力并存” 的代表之作。
小米汽车的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