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核心技术与产品布局
- SU7 增程版
作为小米首款增程车型,SU7 增程版搭载 1.5L 四缸自然吸气发动机作为增程器,热效率较高,纯电续航约 210 公里,综合续航超过 1000 公里。其采用 400V 高压平台,支持快充功能,10%-80% 充电时间约 0.5 小时。此外,SU7 增程版配备澎湃 OS 车机系统,支持高阶辅助驾驶功能,如高速 NOA(导航辅助驾驶)和自动泊车。
- 增程式 SUV N3
预计 2026 年发布的 N3 定位中大型 SUV,采用增程式混动系统,纯电续航或达 400 公里。新车配备后轮转向系统和博世 IPB 2.0 制动方案,优化空间利用率,主打家庭用户市场。N3 的六座布局和激光雷达配置,使其竞争目标直指理想 L9、腾势 N9 等车型。
二、市场表现与用户反馈
- 销量数据
- SU7 增程版在 2024 年 9 月销量达 11.7 万辆,2025 年一季度累计销量 75869 辆,稳居中国中大型轿车销量榜首。
- 2025 年 3 月单月销量 29244 辆,4 月第二周销量 6287 辆,显示出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
- 用户评价
- 优点:SU7 增程版续航表现突出,高速电耗约 16.2kWh/100km,充电速度快(最高 110kW);智能泊车功能精准高效,车机系统流畅且生态融合度高。
- 不足:高速 NOA 存在轻微偏移和突然减速问题,部分用户反馈增程器噪音在低速行驶时较为明显;电池衰减方面,长期使用后续航缩水率约 5%-8%。
三、竞品对比与市场竞争
- 主要竞品
- 理想 L7:定位中大型 SUV,搭载 1.5T 增程器,纯电续航 225-286 公里,综合续航 1360-1421 公里,起售价 30.18 万元。其优势在于空气悬架和家庭化配置。
- 问界 M8:大型 SUV,1.5T 增程器,纯电续航 201-310 公里,综合续航 1405-1526 公里,售价 35.98-44.98 万元,主打鸿蒙座舱和高阶智驾。
- 深蓝 S07:中型 SUV,1.5L 增程器,纯电续航 210 公里,综合续航 1190 公里,起售价 14.99 万元,性价比突出。
- 小米的竞争力
- 价格优势:SU7 增程版起售价约 24.59 万元,低于同级别竞品,且标配高阶智驾硬件。
- 智能生态:小米澎湃 OS 与米家设备深度互联,支持车内控制智能家居,形成差异化体验。
- 技术迭代:N3 计划采用发动机体积优化技术,提升空间利用率,未来或搭载宁德时代 “电电增程” 技术,进一步提升续航。
四、政策与市场环境
- 国内政策
- 2023 年后中国取消新能源汽车补贴,但增程式车型仍可享受部分地区绿牌政策(如上海),降低用户购车成本。
- 双积分政策推动车企布局增程式技术,小米通过纯电与增程双线并行,平衡积分压力。
- 海外策略
- 欧盟对纯电动车征收高额关税,而增程式车型可享受免税政策。小米计划 2027 年进入欧洲市场,N3 或成为主力出口车型。
- 小米在德国设立研发中心,专注高性能车型开发,并计划推出 SU7 Ultra 纽北限量版,提升品牌高端形象。
五、售后服务与用户保障
- 质保政策
- 整车质保 5 年 / 10 万公里,关键零部件(如电池、电机)质保 8 年 / 16 万公里,三电系统终身质保。
- 提供道路救援、免费基础保养、事故救援等服务,覆盖全国 70 + 城市。
- 用户体验
- 部分用户反馈售后维修效率高,但存在车机系统 BUG(如黑屏、功能异常),需依赖 OTA 升级解决。
- 充电网络方面,SU7 增程版支持第三方快充桩,但高速服务区充电桩排队和跳枪问题仍需优化。
六、未来展望与挑战
- 技术升级
- 小米计划在增程技术中引入宁德时代 “电电增程” 方案,通过双电池组设计实现 1500 公里续航,提升竞争力。
- 固态电池量产预期可能推动增程车型电池容量优化,降低成本。
- 市场挑战
- 增程式车型面临纯电技术进步(如超充网络完善)和混动车型(如比亚迪 DM-i)的双重竞争。
- 小米需在品牌溢价、高端市场认知度上突破,尤其是在欧洲等海外市场。
总结
小米增程车凭借长续航、高性价比和智能生态,已在国内市场取得显著成绩。SU7 增程版的热销验证了其产品策略的有效性,而 N3 的推出将进一步拓展家庭用户市场。未来,小米需在技术迭代、售后服务和全球化布局上持续发力,以应对行业竞争和政策变化带来的挑战。对于消费者而言,小米增程车适合长途通勤、对续航有高要求的用户,尤其是注重智能体验和性价比的家庭用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