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核心信息:小米 SU7 Ultra 的定位与性能
小米 SU7 Ultra 是小米汽车首款车型 SU7 的旗舰版本,于 2025 年 2 月 27 日正式上市,标准版售价 52.99 万元,纽北限量版售价 81.49 万元。其核心亮点包括:
- 动力与性能:
- 搭载三电机四驱系统(双 V8s+V6s),综合功率 1138kW(1548 马力),零百加速 1.98 秒,最高时速 350km/h,CLTC 续航 630km。
- 赛道表现突出,曾以 2 分 09 秒 944 刷新上海国际赛车场量产车圈速纪录,打破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 的纪录。
- 技术配置:
- 搭载宁德时代第二代麒麟电池,支持 480kW 高压快充,11 分钟可充电 10%-80%。
- 智能驾驶方面,配备 2 颗英伟达 Orin 芯片(算力 508TOPS)、11 个摄像头(含 800 万像素前视双目摄像头)、12 个超声波雷达、3 个毫米波雷达和 1 个禾赛 AT128 激光雷达,支持 L2 级辅助驾驶。
- 车机系统采用高通骁龙 8295 芯片,运行澎湃 OS,支持 CarPlay、Carlink 及五区域语音唤醒。
- 设计与选装:
- 外观采用碳纤维组件(如车顶、侧裙)、碳陶瓷制动盘、主动式后扰流板等,整备质量 2360kg。
- 提供 “竞速套装”(含 U 型风刀、尾部扩散器等)和 “纽北限量版”(全球限量 2000 台)。
二、市场表现与用户反馈
- 销量与交付:
- 2025 年 3 月单周订单量达 5000-6000 台,截至 4 月 22 日,周交付量突破 7000 台,稳居新势力前三。
- 交付周期较长,标准版需等待 47-50 周,Ultra 版约 18-21 周,产能瓶颈主要受芯片和模组供应影响。
- 用户画像:
- 车主中约 50% 来自 BBA 56E(宝马 5 系、奥迪 A6、奔驰 E 级)用户群体,女性占比约 20%。
- 超四成车主拥有小米智能家居设备,体现 “人车家生态” 的协同效应。
- 质量与口碑:
- 2025 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质量榜亚军,曾因车主坠崖生还事件凸显安全性。
- 第三方拆解报告显示,其电控系统采用类似手机主板的分区散热设计,技术跨界融合能力突出。
三、供应链与产能布局
- 核心供应商:
- 电池:宁德时代(麒麟 II 电池)。
- 电机:汇川联合(前电机)、小米自研(后电机)。
- 智能驾驶:禾赛科技(激光雷达)、英伟达(芯片)。
- 底盘结构件:万向钱潮、祥鑫科技。
- 产能规划:
- 2025 年目标交付 35 万辆,4 月产能预计达 3.7 万辆 / 月,二期工厂(武汉)年产能 15 万台,三期工厂规划中。
四、未来规划与竞争格局
- 车型拓展:
- 首款 SUV 车型YU7预计 2025 年 6-7 月上市,定位中大型纯电轿跑 SUV,售价 30-40 万元,搭载激光雷达和高阶智驾系统。
- 增程 SUV(内部代号 “昆仑”)计划 2026 年推出,起售价约 15 万元,配备后轮转向和三排座椅。
- 技术研发:
- 2025 年研发投入超 300 亿元,重点布局自研 EEA 架构、V8s 电机、大压铸集群及智能底盘技术。
- 端到端全场景智能驾驶(L3 级)计划年内开启内测。
- 市场竞争:
- 对标特斯拉 Model S Plaid(起售价 80 万元 +),在价格和性能上形成差异化优势。
- 与蔚来、小鹏、理想共建充电网络,接入超 2.9 万个第三方充电桩,提升补能便利性。
五、总结与建议
若您关注的是高性能纯电轿车,小米 SU7 Ultra 在动力、智能化和性价比方面表现突出,尤其适合追求赛道体验与科技感的用户。若偏好SUV 车型,可等待 YU7 上市;若预算有限,增程 SUV “昆仑” 或成高性价比选择。建议通过小米汽车官网或线下门店预约试驾,结合交付周期和选装权益综合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