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 2025 年 4 月,小米电动汽车的续航表现已在市场中占据显著位置,其首款量产车型小米 SU7 系列凭借扎实的技术积累和差异化的产品策略,在续航排行榜中展现出强劲竞争力。以下从官方数据、实测表现、技术解析及市场定位四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官方续航数据与车型配置
小米 SU7 系列目前包含三个版本,覆盖不同续航需求:
- 基础版(后驱标准长续航智驾版)
- CLTC 续航:700 公里
- 电池容量:73.6kWh 磷酸铁锂电池
- 价格:21.59 万元
- 适用场景:城市通勤为主,支持 15 分钟补能 350 公里(400V 快充)。
- 长续航版(后驱超长续航高阶智驾 Pro 版)
- CLTC 续航:830 公里
- 电池容量:94.3kWh 磷酸铁锂电池
- 价格:24.59 万元
- 技术亮点:搭载碳化硅电驱系统,百公里能耗降至 12.8kWh。
- 性能版(四驱超长续航高阶智驾 Max 版)
- CLTC 续航:800 公里
- 电池容量:101kWh 三元锂电池
- 价格:29.99 万元
- 核心配置:双电机四驱(673 马力)、800V 高压平台(15 分钟补能 510 公里)、CDC 空气悬架。
旗舰车型 SU7 Ultra:
- CLTC 续航:630 公里(选装长续航轮胎)/520 公里(碳纤维尾翼 + 高性能轮胎)
- 电池技术:宁德时代第二代麒麟电池(能量密度 255Wh/kg)
- 性能参数:三电机四驱(1548 马力)、零百加速 1.98 秒
- 价格:52.99 万元起
二、实测续航表现与环境适应性
- 低温环境(汽车之家冬季测试):
- 京津冀低温区(10°C):SU7 续航 737 公里,达成率 91%,百公里能耗 13.86kWh。
- 呼伦贝尔寒冷区(-15°C):续航降至 385 公里,达成率 47.5%,能耗升至 27.14kWh。
- 对比竞品:极氪 001(1032km CLTC)在 - 15°C 续航 412 公里,达成率 40%,小米 SU7 在低温下的能耗控制更优。
- 高速场景(新出行实测):
- CLTC 810km 版本:以 110km/h 时速行驶,实际续航 643 公里,达成率 79.4%。
- 对比:比亚迪汉 EV 1000km 版高速达成率 75%,小鹏 X9 为 73%,小米 SU7 的高速续航表现接近行业第一梯队。
- 城市通勤:
- 综合工况:实际续航约 400-500 公里(CLTC 700km 版本),达成率 57%-71%。
- 用户反馈:四年后电池衰减率每年不到 3%,续航保持率超 90%。
三、技术解析:电池与补能体系
- 电池技术:
- 磷酸铁锂与三元锂双路线:基础版和长续航版采用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兼顾成本与安全性;性能版及 Ultra 版搭载三元锂电池,提升能量密度。
- 固态电池布局:小米与清陶能源合作研发硫化物固态电池,计划 2027 年量产,目标能量密度 400Wh/kg 以上,支持 12 分钟补能 500 公里。
- 补能效率:
- 800V 高压平台:性能版及 Ultra 版支持最高 210kW 快充,15 分钟充电量从 10% 到 80%。
- 超充网络:小米自建超充站已覆盖全国 50 城,2025 年计划扩展至 200 城,兼容第三方快充桩(如特斯拉 V4 桩)。
- 热管理系统:
- 热泵 + PTC 双制热:冬季续航提升 15%,-10°C 时空调能耗降低 30%。
- 电池预加热:充电前自动将电池温度升至 25°C,提升充电效率。
四、市场定位与续航排名
- 行业排名:
- 2025 年 CLTC 续航 TOP10:小米 SU7 长续航版(830km)位列第二,仅次于极氪 001(1032km),领先于比亚迪汉 EV(1000km)和小鹏 X9(740km)。
- 性能车领域:SU7 Ultra 在超跑级纯电轿车中排名第七(冬季测试),续航达成率优于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15°C 续航 340km)。
- 竞品对比:
车型 CLTC 续航(km) 价格(万元) 核心优势 小米 SU7 Max 800 29.99 800V 高压平台、CDC 空悬 比亚迪汉 EV 1000km 1000 32.98 刀片电池、DiPilot 3.0 小鹏 X9 740 34.98 5C 超充、后轮转向 极氪 001 1032 38.60 猎装造型、空气悬架
- 技术差异化:
- 生态联动:小米 SU7 支持手机 - 车机无缝切换,HyperOS 系统可实时优化能耗(如根据用户习惯预调空调)。
- 硬件冗余:搭载双 Orin-X 芯片(508TOPS 算力),支持后续 OTA 升级为 L3 级自动驾驶,降低高速场景能耗。
五、总结与选购建议
小米 SU7 系列在续航领域的竞争力体现在技术均衡性与性价比:
- 入门用户:选择基础版(21.59 万元),满足日常通勤,CLTC 700 公里续航在 10 万元级车型中领先。
- 长续航需求:Pro 版(24.59 万元)以 830 公里 CLTC 续航成为 25 万元级纯电轿车标杆。
- 性能与豪华:Max 版(29.99 万元)和 Ultra 版(52.99 万元)主打 800V 高压平台与智驾体验,适合追求科技感的用户。
尽管小米在续航排行榜中尚未登顶,但其通过电池技术迭代(如固态电池研发)和生态整合(小米智能家居联动),正在构建差异化的竞争壁垒。未来随着固态电池量产和超充网络完善,小米有望在续航与补能领域实现进一步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