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 SU7 Pro 的尾翼配置需结合版本定位和用户选择综合来看:
一、基础配置:默认无尾翼,选装需付费
SU7 Pro 作为全系中配车型,出厂时并未标配电动尾翼。其核心配置集中在续航(CLTC 830km)和智能驾驶(激光雷达 + 城市 NOA)上,尾翼这类性能向配置需要用户主动选择。
与顶配 Max 版的对比更清晰:Max 版标配电动尾翼和空气悬架,中控台额外增加两个物理按键用于调节这两项功能;而 Pro 版初始设计仅保留空调温度和风量调节按键,尾翼需通过语音指令或车机界面操作。
二、选装政策:限时免费与常规付费
- 限时免费期(2024 年 4 月 30 日前):
- 在此期间下定的用户可免费获得电动尾翼,并同步配备四个物理按键(两个用于尾翼调节,一个自定义按键)。
- 这一政策是小米对用户反馈的快速响应 —— 早期用户选装尾翼后,因缺乏实体按键操作不便,小米通过硬件调整优化体验。
- 常规选装期(2024 年 4 月 30 日后):
- 免费赠送活动结束后,Pro 版用户需付费选装尾翼,但具体费用未明确公布。参考其他品牌同类配置(如极狐阿尔法 S5 选装尾翼 8000 元),预计在 5000-10000 元区间。
- 选装后仍可获得物理按键,中控台布局与 Max 版一致。
三、尾翼功能与操作方式
- 电动尾翼特性:
- 采用隐藏式设计,车速超过 95km/h 时自动升起,提升高速稳定性;支持四档角度调节,可通过物理按键或车机界面手动控制。
- 空气动力学性能显著:搭配扩散器后,可提供最高 2145kg 的下压力,甚至超过车辆整备质量(1900kg),理论上支持 “倒挂行驶”。
- 操作便利性:
- 语音控制(“小爱同学,打开尾翼”)和触控调节(车机 “驾驶偏好” 页面)是主要方式,物理按键则提供更快捷的盲操作选项。
- 系统设有 “防玩保护模式”,防止频繁操作损伤电机。
四、用户实际体验与反馈
- 外观与实用性:
- 主动式尾翼提升车辆运动感,风阻系数仅 0.195Cd,兼顾颜值与能效。
- 部分用户反映,尾翼在日常使用中实际作用有限,但作为个性化配置仍受青睐。
- 配置性价比:
- 选装尾翼需权衡成本:若预算充足且注重性能,Pro 版 + 尾翼的组合(约 25 万元)比直接购买 Max 版(29.99 万元)节省近 5 万元。
- 但标准版用户无法选装尾翼,这一限制引发部分消费者不满。
五、2025 款配置变化
根据最新信息,2025 款 SU7 Pro未对尾翼配置进行调整,仍延续选装政策。主要升级集中在电池(宁德时代麒麟电池,CLTC 续航突破 900km)和智能驾驶(支持 L3 级有条件自动驾驶)。
总结建议
- 追求性能与个性化:Pro 版选装尾翼是性价比之选,尤其适合注重高速稳定性和外观的用户。
- 预算敏感型:若对尾翼需求不高,Pro 版的续航和智驾功能已足够实用,可跳过选装。
- 长期使用:关注小米官方活动,未来可能推出尾翼限时优惠或与其他配置捆绑销售。
如需进一步确认,可通过小米汽车官网或线下门店查询实时配置表,或参考车主论坛的最新提车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