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全系车型加速性能对比
1. 小米 SU7 Ultra(三电机四驱版)
- 官方数据:0-100km/h 加速时间 1.98 秒,0-200km/h 仅需 6.09 秒,最高时速 350km/h。
- 实测表现:在专业赛道测试中,直线竞速模式下 0-100km/h 加速达到 2.36 秒,0-400 米加速耗时 9.13 秒,尾速 253.25km/h。
- 核心技术:
- 三电机系统:搭载前永磁同步电机(288kW)+ 后双永磁同步电机(850kW),总功率 1138kW(1548 马力),峰值扭矩 1770N・m,动力输出远超保时捷 Taycan Turbo S(625kW)。
- 800V 碳化硅平台:电池支持 5.2C 超充倍率,峰值放电功率 1330kW,确保瞬间爆发力。
- 空气动力学设计:全车碳纤维组件与主动式尾翼,在 350km/h 时速下可提供 285kg 下压力,有效抑制车身浮升。
2. 小米 SU7 Max(双电机四驱版)
- 官方数据:0-100km/h 加速 2.78 秒,CLTC 续航 800km。
- 实测表现:运动 + 模式下百公里加速 3.14 秒,400 米加速 11.00 秒,终点速度 203.31km/h。
- 技术亮点:
- 双电机布局:前异步电机(220kW)+ 后永磁电机(275kW),综合功率 495kW(673 马力),兼顾日常驾驶与赛道性能。
- 半热熔轮胎:选装倍耐力 P ZERO TROFEO RS 轮胎可提升抓地力,缩短 0.1-0.2 秒加速时间。
3. 小米 SU7 后驱版
- 加速时间:5.28-5.7 秒(官方),实测 5.39 秒(后驱标准创始版)。
- 适用场景:搭载单电机(299 马力),CLTC 续航 700-830km,适合注重续航的日常通勤用户。
二、技术解析与竞品对比
1. 动力系统突破
- 电机技术:SU7 Ultra 的 V8s 电机转速达 27200rpm,采用自研超高强度硅钢材料,功率密度比传统电机提升 40%。
- 电池安全:93.7kWh 三元锂电池配备底部 “防弹涂层” 和 CTB 一体化技术,在极端工况下仍能稳定输出。
2. 赛道级调校
- 底盘配置:双叉臂 + 五连杆悬架、闭式双腔空气弹簧、倍适登 EVO R 绞牙减振器,支持 10 段阻尼调节,兼顾街道舒适性与赛道操控性。
- 制动系统:Akebono 六活塞碳陶瓷卡钳 + 430mm 前制动盘,10 次连续全力制动无热衰减,最短制动距离 33.98 米。
3. 竞品对比
车型 | 0-100km/h 加速 | 价格(万元) | 核心优势 |
---|---|---|---|
小米 SU7 Ultra | 1.98 秒 | 52.99 | 三电机、碳陶制动、纽北圈速 |
特斯拉 Model S Plaid | 2.1 秒 | 94.99 | 品牌溢价、FSD 系统 |
极氪 001 FR | 2.02 秒 | 76.90 | 四电机、猎装造型 |
仰望 U9 | 2.36 秒 | 预售价 138+ | 易四方技术、四轮独立扭矩 |
三、用户场景与选购建议
1. 性能玩家
- 推荐车型:SU7 Ultra(选装竞速套装)
- 理由:1.98 秒官方加速、350km/h 极速、纽北赛道认证,搭配倍耐力半热熔轮胎和赛道模式,可满足专业车手对极限性能的需求。
2. 家庭用户
- 推荐车型:SU7 后驱超长续航 Pro 版
- 理由:5.7 秒加速足够日常使用,830km 续航减少充电频率,标配 L2 级辅助驾驶和 25 扬声器音响系统,兼顾实用性与舒适性。
3. 科技爱好者
- 推荐车型:SU7 Max
- 理由:2.78 秒加速 + 800V 超充,支持端到端全场景智驾(城市领航、代客泊车),搭配小米 HyperOS 座舱实现人车家生态联动。
四、实测与口碑反馈
- 媒体评价:汽车之家实测 SU7 Ultra 在普通道路 0-100km/h 加速 2.36 秒,赛道 0-400 米加速 9.13 秒,称其 “加速恐怖,制动稳健,麋鹿测试 82.6km/h”。
- 用户反馈:车主普遍认为 SU7 Ultra 的赛道模式 “可玩性高”,但日常驾驶需谨慎控制动力输出,避免轮胎打滑。
总结
小米汽车通过 SU7 系列实现了从入门到顶级性能的全覆盖,尤其是 SU7 Ultra 以 1.98 秒的官方加速成绩刷新了四门电动车的速度纪录。其技术亮点不仅体现在动力系统,更在于空气动力学、底盘调校与智能驾驶的全方位突破。对于追求极致性能的用户,SU7 Ultra 是目前性价比最高的选择;而注重实用性的消费者,后驱版车型同样能提供超越同级的驾驶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