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交付量与产能突破
- 交付里程碑
小米 SU7 自 2024 年 4 月启动交付以来,已实现显著增长:
- 2024 年 4 月:创始版交付 7058 台,普通版 4 月下旬开启交付。
- 2024 年 11 月:第 10 万台交付完成,月交付量突破 2 万台。
- 2025 年 3 月:雷军宣布第 20 万辆小米汽车交付,月交付量稳定在 2 万台。
- 2025 年 4 月第 16 周(4.14-4.20):单周交付 7160 台,其中标准版 2395 台、Pro 版 2413 台、Max 版 1901 台、Ultra 版 451 台,首次进入新势力销量前三。
- 产能瓶颈与工厂扩建
目前北京一期工厂产能已接近极限,二期工厂预计 2025 年 6 月竣工,7-8 月投产,总产能将提升至 30 万辆 / 年,目标 2025 年交付 35 万辆。武汉工厂规划中,未来或进一步支撑百万级产能。
二、交付周期与用户影响
- 订单积压与等待时间
- 标准版:47-50 周(约 11 个月)
- Pro 版:45-48 周(约 10.5 个月)
- Max 版:42-45 周(约 10 个月)
- Ultra 版:18-21 周(约 4.5 个月)
(数据来源:)
- 用户反馈与应对措施
长周期引发部分用户不满,但小米通过以下方式缓解:
- 供应链优化:采用双供应商策略(如宁德时代与比亚迪电池),自研 9100T 压铸技术降低生产成本。
- 产能爬坡:二期工厂投产后,预计 2025 年下半年交付周期缩短 30%-50%。
- 用户沟通:通过 APP 专属服务群、400 热线提供 7×24 小时服务,实时更新订单状态。
三、交付地区与服务网络
- 全国布局
首批 29 个城市 59 家交付中心已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佛山等核心城市,第二批候选城市正在投票中。例如:
- 佛山南海区海八路交付中心提供试驾、交付、售后一站式服务。
- 长春、武汉等地新建交付中心提升区域覆盖。
- 售后服务
- 网点建设:全国 83 家 4S 店提供维修、保养、道路救援服务,EOP 后 10 年配附件持续供应。
- 智能生态:小米 SU7 支持 MIUI Auto 跨端协同,与米家设备深度互联,提升用户体验。
四、市场动态与未来展望
- 订单与销量
- 2025 年第 16 周新增订单超 8000 份,存量订单充足,生产满负荷运转。
- 4 月第三周销量 7160 台,超越蔚来、小鹏,稳居新势力前三。
- 竞争与挑战
- 供应链风险:碳化硅芯片依赖进口,地缘政治可能影响产能。
- 生态协同:需解决跨设备协议兼容问题,应对华为鸿蒙座舱竞争。
- 未来计划
- 2025 年推出新车型 YU7,拓展市场份额。
- 武汉工厂规划中,目标 2026 年实现百万辆产销。
五、用户行动建议
- 购车决策
- 急用车:优先选择 Ultra 版(交付周期 4.5 个月),或关注限时配色 “璀璨洋红”(选装价 9000 元)。
- 长周期用户:可通过小米汽车 APP 查询实时排产进度,或参与交付中心活动(如佛山店曾举办求婚仪式)。
- 售后服务
- 交付中心提供移动维保、充电桩安装等增值服务,建议提车时绑定专属服务群。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车型配置或区域活动,可访问小米汽车官网或联系当地交付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