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核心龙头股全景图谱
1. 动力电池与储能系统
- 宁德时代(300750)
作为小米 SU7 Ultra 麒麟电池独家供应商,单车价值超 8 万元,2024 年营收占比小米汽车电池采购量的 65%。公司最新发布的凝聚态电池技术已应用于小米高端车型,能量密度提升至 500Wh/kg。
关键数据:2024 年动力电池业务毛利率 28.6%,小米订单贡献营收占比 12%,预计 2025 年随 YU7 车型放量,相关收入将增长 45%。
- 弗迪电池(比亚迪子公司)
供应小米 SU7 标准版磷酸铁锂电池,装电量 73.6kWh,续航 668km。2024 年小米订单占弗迪电池营收的 9%,是其第二大车企客户。
2. 驱动电机与电控系统
- 汇川技术(300124)
子公司苏州汇川为小米 SU7 Max/Pro 提供碳化硅电机,功率密度达 4.5kW/kg,较行业平均水平高 30%。2024 年电机业务营收同比增长 112%,小米订单占比 22%,位列其第一大客户。
技术突破:2025 年 3 月发布的 800V 高压平台电机已通过小米 YU7 车型验证,预计下半年量产。
- 联合汽车电子(威孚高科参股)
供应小米 SU7 基础版永磁同步电机,峰值功率 210kW。威孚高科通过间接持股 15% 受益,2024 年投资收益同比增长 38%。
3. 智能驾驶与车联网
- 四维图新(002405)
深度参与小米智驾生态,提供高精度地图、传感器融合算法及车规级芯片。其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处理技术应用于小米 SU7 Ultra 的 NOA 系统,2024 年相关收入同比增长 187%。
合作进展:2025 年 4 月与小米联合开发的城市导航辅助驾驶(NOA)功能已进入路测阶段,计划 Q3 量产。
- 禾赛科技(HSAI)
小米 SU7 Ultra 搭载其 AT128 激光雷达,采用 128 通道全固态技术,探测距离达 200 米。2024 年来自小米的营收占比 19%,是其第二大车企客户。
4. 热管理与轻量化
- 银轮股份(002126)
为小米汽车提供 800V 高压平台热管理系统,集成电机冷却、电池温控及热泵技术。2024 年新能源汽车业务营收占比 62%,小米订单贡献 35%,毛利率提升至 22.3%。
产能扩张:墨西哥工厂预计 2025 年 Q2 投产,专供北美市场小米汽车供应链。
- 星源卓镁(301398)
独家供应小米汽车镁合金座椅支架,材料减重 30%,成本降低 18%。2024 年营收同比增长 145%,小米订单占比 52%,客户集中度较高需关注风险。
5. 智能座舱与电子设备
- 京东方 A(000725)
供应小米汽车 16.1 英寸中控屏及 HUD 抬头显示,采用柔性 OLED 技术,支持 120Hz 刷新率。2024 年车载显示业务营收同比增长 98%,小米订单占比 27%。
- 德赛西威(002920)
提供小米汽车智能座舱域控制器,集成高通 8295 芯片,支持多模态交互。2024 年相关收入同比增长 115%,小米订单占比 15%,位列其第三大客户。
二、市场表现与资金动向
1. 股价弹性与机构持仓
- 高弹性标的:
- 银轮股份(002126):2024 年股价涨幅 86.86%,北向资金持股比例增至 4.2%
- 星源卓镁(301398):机构持仓占比 32%,近三月获 23 家机构调研
- 低估值标的:
- 四维图新(002405):动态市盈率 28 倍,低于行业平均 45 倍
- 京东方 A(000725):市净率 0.8 倍,处于历史低位
2. 近期催化剂
- 产能释放:小米汽车第二工厂预计 2025 年 Q2 投产,规划年产能 30 万辆,带动供应链订单增长
- 技术迭代:小米 SU7 Ultra 搭载的固态电池技术将于 2025 年 Q3 量产,相关材料供应商受益
- 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延续至 2027 年,刺激终端需求
三、风险与应对策略
1. 核心风险点
- 技术路线变更:若小米转向 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现有电池包供应商可能面临份额流失
- 事故影响:SU7 高速起火事故导致部分消费者持币观望,需关注 4 月订单恢复情况
- 竞争加剧:华为智选车、特斯拉 Model 2 等竞品上市可能分流小米汽车市场份额
2. 投资建议
- 短期关注:订单可见性高的银轮股份(热管理)、汇川技术(电机)
- 长期布局:技术壁垒高的宁德时代(电池)、四维图新(智驾)
- 风险对冲:配置低估值的京东方 A(显示)、华域汽车(车身结构)平衡波动
四、产业链全景表
领域 | 公司名称 | 合作内容 | 2024 年营收占比 | 2025 年增长预期 |
---|---|---|---|---|
动力电池 | 宁德时代 | 麒麟电池(SU7 Ultra) | 12% | 45% |
驱动电机 | 汇川技术 | 碳化硅电机(SU7 Max/Pro) | 22% | 50% |
智能驾驶 | 四维图新 | 高精度地图 + 传感器融合算法 | 18% | 60% |
热管理 | 银轮股份 | 800V 高压热管理系统 | 35% | 40% |
智能座舱 | 京东方 A | 柔性 OLED 中控屏 | 27% | 35% |
五、关键跟踪指标
- 销量数据:每月 1 日关注小米汽车交付量(目标 2025 年 30 万辆)
- 技术进展:SU7 Ultra 固态电池量产进度(预计 Q3)
- 政策动态:L3 级自动驾驶法规落地时间(可能影响智驾供应商估值)
- 供应链:宁德时代 4695 大圆柱电池产能爬坡情况
建议投资者结合小米汽车产能释放节奏、技术迭代及市场情绪,动态调整持仓结构,重点关注业绩确定性高的核心供应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