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现有车型价格与定位
- 小米 SU7 系列
- 标准版:补贴后约 17.8 万 - 19.7 万元,搭载 568 马力双电机,CLTC 续航 668 公里,支持 L2++ 级智能驾驶。
- Pro 版:补贴后约 20.6 万 - 22.6 万元,升级为 712 马力双电机,续航提升至 800 公里,新增激光雷达和城市 NOA 功能。
- Max 版:补贴后约 25.5 万 - 27.4 万元,配备 1016 马力四电机,0-100km/h 加速 1.98 秒,支持赛道模式和碳化硅电控系统。
- Ultra 旗舰版:售价 52.99 万元起,主打性能与豪华,碳纤维车身、星环陶瓷刹车、1548 马力动力系统等配置。
- 价格策略分析
小米汽车延续了 “硬件利润率不超过 5%” 的策略,但 SU7 系列的研发投入(如自动驾驶一期 33 亿元)和供应链成本(电池占比约 40%)限制了价格下探空间。雷军曾明确表示,小米汽车的基础款车型价格不会低于 40 万元,但后续通过补贴和促销实现 “曲线降价”。
二、未来低价车型规划
- 2025 年计划
- 小米 YU7:定位中大型纯电 SUV,预计 2025 年 6-7 月上市,轴距 3000mm,续航超 800 公里,价格可能与 SU7 接近(25 万 - 35 万元)。
- 供应链优化:通过一体化压铸车身、4680 圆柱电池量产、碳化硅电控普及等技术,预计 2025 年下半年将 SU7 生产成本降低 15%-20%,但降价幅度有限。
- 2026 年规划
- 15 万元级车型:第三款车定位家庭用户,主打性价比,预计 2026 年推出,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和简化智驾方案,目标销量占比超 50%。
- 电池租赁方案:车价立减 8 万 - 10 万元,月租费 980 元起,可能将部分车型的实际购车门槛降至 15 万元以下。
三、市场竞争与政策影响
- 行业价格战
比亚迪、特斯拉等车企的降价策略(如 Model 3 降至 22.99 万元)迫使小米通过补贴维持竞争力。2025 年 4 月,小米 SU7 全系赠送价值 8000 元的 Nappa 真皮座椅和智驾终身免费使用权,变相降价约 1.5 万元。
- 政策补贴
- 国补:新能源车购置税减免延续至 2027 年,小米 SU7 可享受约 1.6 万 - 2.6 万元的购置税优惠。
- 地方补贴:北京、上海等地提供 2000 元 - 8000 元的置换补贴,部分城市叠加后综合优惠可达 3 万元。
四、用户需求与替代方案
- 10 万元预算的可能性
- 短期(2025 年内):无直接对应车型,但可关注二手市场或库存车。例如,2024 款 SU7 标准版二手价已降至 18 万元左右,部分门店清仓优惠可达 2 万元。
- 长期(2026 年后):若小米第三款车顺利上市,15 万元级车型叠加补贴后可能接近 10 万元区间,但需等待至少 1 年。
- 竞品推荐
- 比亚迪海豚:售价 11.68 万 - 13.68 万元,续航 401-405 公里,适合城市通勤。
- 五菱缤果 Plus:预售价 9.98 万元起,续航 510 公里,支持快充和 L2 级智驾。
- 零跑 C11:14.98 万元起,标配三联屏和 L2 级智驾,性价比突出。
五、风险与建议
- 质量与售后
小米 SU7 存在智能驾驶故障、车机系统卡顿等投诉,且全国仅 33 家服务中心,维修排队周期较长。建议优先选择成熟品牌或延长质保服务。
- 技术迭代
2025 年小米将推出 800V 高压平台和麒麟电池,现有车型可能面临贬值风险。若不急用车,可等待 2025 款 SU7 升级或观望低价车型。
总结
小米汽车目前的产品线以中高端为主,10 万元左右的车型短期内难以实现。若预算有限,可关注补贴后的 SU7 入门版或竞品车型;若追求极致性价比,建议等待 2026 年的 15 万元级车型。购车前需充分试驾,结合自身需求权衡品牌、配置与售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