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北京总部工厂:智能制造核心基地
地址:北京市亦庄经济开发区马驹桥智能制造基地
四至范围:西至同义路,东至环景西一路,北至景盛南四街,南至亦通街
详细规划:
- 分两期建设:
- 一期工厂:2022 年 4 月开工,2023 年竣工,占地面积 72 万平方米,年产能 15 万辆。2024 年 4 月已投产,首款车型小米 SU7 在此下线,日产能逐步提升至 300 辆以上。
- 二期工厂:2024 年动工,2025 年 6 月完成规划验收,预计 7-8 月投产,占地面积 53.1 万平方米,年产能同样为 15 万辆。两期总产能达 30 万辆 / 年,2025 年目标交付量提升至 35 万台。
- 技术亮点:
- 采用 9100 吨超大型压铸岛,实现一体化车身成型,车间自动化率超 95%,拥有 700 余台机器人组成的智能产线。
- 工厂已开放工业旅游,游客可参观压铸、冲压、总装等六大车间,体验小米 SU7 的生产流程。
- 政策支持:2021 年 11 月,北京经开区与小米签订合作协议,提供土地、税收等政策扶持,助力小米汽车落地。
二、武汉工厂:华中战略支点
地址:武汉经开区通航产业园(毗邻小鹏、路特斯工厂)
最新进展:
- 规划规模:总用地约 2000 亩,是小鹏武汉工厂的三倍,预计 2026 年产能达百万辆,支撑小米 “年产销百万辆” 目标。
- 建设动态:2025 年 4 月,工厂已启动基桩施工,土地围挡和运土车作业同步进行。小米官方招聘平台显示,武汉工厂项目总监等岗位已开放招聘,要求具备工厂筹建经验。
- 产业优势:
- 武汉拥有东风汽车等车企的成熟供应链,可提供现成的 30 万辆年产能工厂、激光雷达生产线及高校人才资源。
- 相比北京,武汉的运输成本降低 20%,工人薪资每月少 3000 元,预计每年可节省 8 亿元运营成本。
- 争议与验证:
- 有行业人士质疑武汉工厂地块可能因低空经济政策调整而受限,但小米的招聘信息和施工进展显示项目已进入实质阶段。
- 需注意的是,小米在武汉光谷另有一座智能家电工厂(生产空调),与汽车工厂为不同项目。
三、供应链与产能布局
- 北京工厂的供应链:
- 已确认的供应商包括宁德时代(电池)、华阳集团(智能座舱)、大陆芯智驾(自动驾驶)等,覆盖半导体、动力电池、智能系统等关键领域。
- 工厂紧邻京津冀汽车产业带,便于零部件运输和技术协同。
- 武汉工厂的战略意义:
- 华中地区是中国汽车消费的重要市场,武汉工厂可辐射长三角、珠三角及中西部,缩短物流半径。
- 小米计划在此引入东风马赫增程技术,解决续航难题,未来或生产增程式车型。
四、总结
小米汽车的工厂布局呈现 “南北呼应” 的特点:北京工厂作为总部基地,承担核心技术研发和高端车型生产;武汉工厂则瞄准规模化产能扩张,依托华中地区的产业和成本优势。两地工厂的协同发展,不仅助力小米汽车实现产能目标,也为其全国市场布局奠定基础。若需参观或进一步了解,可通过小米官方渠道预约北京工厂的工业旅游,实地感受智能制造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