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工合作的背景与模式
- 快速入局与资源整合
小米选择代工模式,旨在避免自建工厂的高成本和长周期,快速切入新能源汽车市场。北汽作为国内老牌车企,拥有成熟的生产线、供应链管理经验和质量控制体系,能够满足小米对产能和品质的需求。双方的合作模式为:小米负责汽车的设计、研发、智能化配置及市场推广,北汽则专注于生产制造环节。
- 技术协同与产能保障
北汽不仅为小米提供生产支持,还在部分技术领域展开合作。例如,小米 SU7 的四驱版本通过工信部申报,其生产过程中可能涉及北汽在传统汽车制造方面的技术积累。此外,北汽的产能规模(如北京工厂的年产能规划)为小米汽车的快速交付提供了保障。
自建工厂与代工并行的战略布局
尽管小米与北汽保持代工合作,但其北京亦庄超级工厂的自建产能也在逐步释放。该工厂分两期建设,一期已于 2024 年 3 月投产,设计年产能 15 万辆,二期预计 2025 年年中投产,总产能将达 30 万辆。自建工厂的投产意味着小米在生产环节的自主性增强,但初期仍需依赖代工缓解产能压力。例如,2024 年 4 月小米 SU7 首批交付时,工厂实际日产能不足 300 辆,而北汽的代工能力在此时起到了关键补充作用。
其他潜在合作方的澄清与补充
- 比亚迪:电池供应与技术协同
比亚迪与小米的合作主要集中在电池领域。比亚迪为小米 SU7 提供 73.6kWh 的刀片电池,助力其续航达到 620 公里,并在智能驾驶、车载系统等方面展开联合研发。但目前并无证据表明比亚迪参与小米汽车的整车代工。
- 江淮汽车:传闻与澄清
早期曾有传闻称江淮汽车可能为小米代工,但江淮官方于 2021 年 7 月正式辟谣,否认与小米就代工造车进行过商议。此后,小米的代工合作重心明确转向北汽。
总结
小米汽车的整车代工以北京汽车集团为主,其核心车型 SU7 系列由北汽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生产。同时,小米通过自建工厂逐步提升自主产能,形成 “代工 + 自建” 的双轨制布局。这种模式既确保了初期产品的快速交付,也为长期产能扩张和技术自主化奠定了基础。未来,随着自建工厂产能的全面释放,小米可能进一步减少对代工的依赖,但北汽在短期内仍将是其重要的生产合作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