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动力系统与电池
- 电池供应商
- 宁德时代(CATL):提供三元锂电池或磷酸铁锂电池,可能包括麒麟电池(高能量密度方案)。
- 比亚迪(弗迪电池):刀片电池(磷酸铁锂,用于入门车型或特定版本)。
- 中创新航、亿纬锂能:配套电池供应,分散供应链风险。
- 欣旺达:参与电池 pack 设计及部分电池供应。
- 电机与电控
- 小米自研:核心电机及电控系统可能自主研发,部分部件或外包给汇川技术、精进电动等。
二、智能驾驶与芯片
- 主控芯片
- 高通(Qualcomm):骁龙 8295 芯片(智能座舱 + 部分自动驾驶算力,2025 年车型可能搭载)。
- 英伟达(NVIDIA):Orin 芯片(高阶自动驾驶方案,用于高配车型)。
- 地平线(Horizon Robotics):征程 6 芯片(国产替代方案,中低配车型或辅助驾驶)。
- 传感器
- 激光雷达:禾赛科技(AT128 等车规级产品)、速腾聚创(Robosense,M 系列)。
- 摄像头:索尼(IMX 系列图像传感器)、舜宇光学(镜头模组)、欧菲光(部分镜头)。
- 毫米波雷达:博世(Bosch,长距雷达)、华域汽车(60GHz 雷达,国产合作)。
- 超声波雷达:法雷奥(Valeo)、奥迪威(国内供应商)。
- 自动驾驶算法
- 小米自研:核心算法团队主导,整合内部数据(如手机、IoT 生态数据)。
- 外部合作:Momenta(视觉感知算法)、百度 Apollo(地图与部分技术支持)。
三、智能座舱与电子
- 座舱芯片与系统
- 高通:骁龙 8155/8295 芯片,搭配小米自研车机系统(基于 Android Automotive 深度定制)。
- 德赛西威、中科创达:提供智能座舱软件集成及硬件支持。
- 显示与交互
- 屏幕:京东方(BOE)、华星光电(TCL 旗下,2.5K/4K 车载屏)。
- HUD:华阳集团(AR-HUD 方案)、水晶光电(光学元件)。
- 音响:哈曼卡顿(Harman,高端车型)、小米生态链企业(如万魔声学,入门车型)。
- 通信与连接
- 华为(间接合作):5G 车载模组(通过供应商采购,非直接绑定)。
- 移远通信、广和通:提供 4G/5G 通信模块。
四、底盘与车身
- 底盘系统
- 悬挂与制动:采埃孚(ZF,空气悬挂)、博世(ESP 系统)、万都(Mando,制动部件)。
- 轻量化材料:诺贝丽斯(Novex,铝合金车身)、敏实集团(车身结构件)。
- 代工与制造
- 小米自建工厂:北京亦庄工厂(一期规划年产能 30 万辆),部分部件可能外包给麦格纳(Magna)(底盘调校等技术支持)。
五、其他关键部件
- 热管理系统
- 三花智控:电子膨胀阀、热管理模块。
- 宁德时代:麒麟电池配套液冷系统。
- 充电技术
- 奥动新能源:换电技术(潜在合作,针对商用车或特定车型)。
- 小米自研:800V 高压快充平台,部件可能来自英飞源(已收购)。
- 软件与数据服务
- 四维图新、高德地图:高精度地图(自动驾驶用)。
- 腾讯、字节跳动:娱乐内容生态(如车载视频、音乐)。
注意事项
- 小米汽车强调 “自研 + 生态协同”,核心部件(如芯片、算法)倾向自主或深度绑定国内供应商,以降低供应链风险。
- 具体车型(如小米 SU7 及其后续版本)的供应商可能因配置差异(如续航、自动驾驶等级)有所调整,建议通过小米汽车官网、财报或行业报告获取最新信息。
如需某类部件的更详细供应商列表,可进一步补充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