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地块来源与规划背景
- 土地一级开发项目
小米汽车工厂所在的地块原属于 “马驹桥智造基地土地一级开发项目”,该项目于 2021 年启动,涉及通州区马驹桥镇 8 个村庄(如房辛店村、周营村等)的搬迁腾退,总投资约 24 亿元。项目旨在将原有农业和零散工业用地整合为集中式工业片区,重点发展高端制造业,为小米等企业的入驻提供土地储备。
- 政策支持与产业定位
北京经开区(亦庄)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期致力于打造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产业集群。2020 年发布的《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高端产业片区亦庄组团首批产业政策》明确提出 “打造新能源及高端汽车产业发展核心承载地”,并对整车厂商落户提供资金支持。小米汽车正是在这一政策框架下,通过与经开区管委会签约,获得了约 72 万平方米的一期工业用地。
二、小米工厂的建设过程
- 一期工厂:从无到有的新建工程
小米汽车超级工厂一期于 2022 年 4 月正式动工,2023 年竣工,总投资约 630 亿元。该工厂完全基于新规划的工业用地建设,设有压铸、冲压、车身、涂装、总装、电池六大车间,以及实验楼、办公楼和商品车发运区,实现了 100% 自动化生产和 AI 质检。工厂选址紧邻京沪高速和地铁亦庄线,便于物流运输和员工通勤。
- 二期工厂:产能扩张与产业链集聚
2024 年,小米以 8.42 亿元竞得一期工厂东侧地块,启动二期工厂建设。二期项目于 2025 年 4 月完成规划验收,预计 6 月竣工,8 月投产,投产后年产能将超过 30 万辆,助力小米实现 2025 年 35 万台的交付目标。两期工厂形成 “前店后厂” 模式,即工厂店与生产线仅隔数百米,用户可直接在工厂提车并参观生产流程。
三、与宝沃汽车的关系澄清
- 生产资质的获取路径
尽管有媒体曾猜测小米可能收购宝沃汽车的工厂(如位于密云区的北京宝沃汽车有限公司),但实际情况是:
- 宝沃工厂位置不重叠:北京宝沃的注册地址为密云区西统路 188 号,与小米工厂所在的亦庄经济开发区无地理关联。
- 资质合作而非资产收购:小米通过与北汽集团合作,初期借用北汽越野车公司的生产资质(生产地址为亦庄环景路 21 号院),后于 2024 年 7 月获得独立造车资质,生产企业名称变更为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这一过程未涉及宝沃的工厂资产,而是通过政策审批和资质转移实现。
- 技术合作与供应链整合
小米在早期确实与多家车企(如长城汽车)探讨过代工合作,但最终选择自建工厂以实现对生产流程的完全掌控。其供应链体系整合了京津冀地区 52 家供应商,并优先引入亦庄本地企业,形成近地化配套。
四、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小米汽车工厂的建设不仅推动了亦庄的产业升级,还带动了周边配套发展:
- 人才集聚:工厂现有 1000 余名员工,涵盖研发、制造、销售等环节,经开区为员工提供就近住宿资源。
- 产业链协同:工厂周边规划建设汽车产业链上下游项目,如电池、电机、智能驾驶等,形成 “新能源汽车-智能交通-车联服务” 生态。
- 土地集约利用:通过 “先租后让” 等土地政策,小米高效利用工业用地,避免了传统汽车工厂因产能波动导致的土地闲置问题。
总结
小米汽车工厂的前身是北京经开区马驹桥片区经过土地一级开发后的工业用地,其建设过程体现了政府规划、企业投资与产业升级的深度融合。尽管曾有传闻提及与宝沃汽车的关联,但实际运营中,小米通过新建工厂和资质合作的方式,打造了一个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汽车产业基地,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范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