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工厂布局与产能规划
1. 北京亦庄超级工厂
- 地理位置: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马驹桥智能制造基地,紧邻京东、蜂巢能源等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 建设历程:
- 一期工程于 2022 年 4 月开工,2023 年 6 月通过验收,2024 年 3 月正式揭幕,同年 4 月启动 SU7 交付。
- 二期工程于 2024 年 7 月竞得相邻地块,规划产能 15 万辆,2025 年中竣工后,总产能将提升至 30 万辆。
- 产能表现:
- 2024 年实际交付 13.69 万辆,2025 年目标 35 万辆,4 月产能达 3.7 万辆 / 月。
- 工厂采用双班制生产,每 76 秒下线一辆新车,自动化率超 90%。
2. 武汉工厂
- 选址:武汉经开区通航产业园,占地约 2000 亩,与小鹏、路特斯工厂相邻。
- 规划:
- 初期规划产能 30 万辆,远期支撑小米 2026 年百万辆产销量目标。
- 2025 年启动建设,预计 2026 年投产,重点辐射华中市场。
二、技术创新与智能制造
1. 核心生产技术
- 9100 吨一体化压铸岛:
- 全球最大压铸机集群,锁模力达 9100 吨,可将 72 个零部件一次压铸成型,焊点减少 840 个,减重 17%。
- 采用小米泰坦合金(含 30% 循环铝),单零件碳减排 352.53kg,通过 28 次 X 光 AI 检测确保精度。
- CTB 电池技术:
- 宁德时代提供电芯,小米创新倒置设计,热失控时气流向下排出,配合 17 层高压绝缘防护,电池包安全性提升 50%。
- 800V 高压平台实现 19 分钟快充,续航达 800km(CLTC)。
- 超级电机:
- V8s 电机转速 27200rpm,功率密度 10.14kW/kg,采用首钢 960MPa 特种硅钢片,与汇川技术联合研发。
- SU7 Ultra 搭载三电机系统,总功率 1548 马力,零百加速 1.98 秒。
2. 智能化与自动化
- 黑灯生产:车身车间 400 + 机器人协同作业,自动化率 91%,精度 ±0.5mm。
- AI 质检:X-Eye 智能质检系统识别缺陷准确率 > 99.9%,每小时处理 28 张 X 光片。
- 智能物流:AMR 小车、视觉上件机器人实现中大件自动运输,物流效率提升 40%。
三、环保实践与可持续发展
1. 绿色能源
- 光伏电站:屋顶 16.2MW 分布式光伏系统,年发电 1640 万度,减少碳排放 9905 吨,相当于种植 54 万棵树。
- 余热回收:涂装车间 RTO 系统回收废气热能,用于车漆烘干,能源利用率提升 30%。
2. 循环经济
- 废水处理:生产废水循环利用率 50%,涂装废水通过超滤技术减少 80% 新水用量。
- 材料循环:泰坦合金含 30% 循环铝,电池包支持 95% 材料回收。
3. 低碳认证
- 小米 SU7 获 2024 年中国汽车低碳领跑者车型,生命周期碳排放较行业平均低 12%。
四、供应链管理与合作伙伴
1. 核心供应商
- 电池:宁德时代(麒麟电池)、比亚迪(刀片电池)。
- 电机:汇川技术(V6s)、自研 V8s。
- 智能驾驶:英伟达 Orin 芯片、禾赛科技激光雷达。
- 底盘:拓普集团(空气悬架)、万向钱潮(传动轴)。
2. 生态链投资
- 参股汇川联合动力(15%-45%)、蜂巢能源(固态电池)、黑芝麻智能(自动驾驶芯片)。
- 通过小米智造基金布局超百家供应链企业,覆盖三电、材料、芯片等领域。
五、市场表现与用户反馈
1. 销售数据
- 2024 年 SU7 交付 13.69 万辆,2025 年 3 月单月交付 2.9 万辆,订单量超产能 30%。
- SU7 Ultra 上市 3 天锁单 1.2 万辆,售价 29.99 万元,性价比优于同级竞品。
2. 用户评价
- 优点:颜值高(风阻系数 0.195Cd)、智能驾驶(城市 NOA)、续航扎实(冬季 - 15℃续航 400km+)。
- 改进点:车漆硬度不足、悬挂偏硬、售后服务响应速度待提升。
六、未来规划与全球化战略
1. 产能扩张
- 北京二期 2025 年中投产,武汉工厂 2026 年量产,2027 年总产能突破 100 万辆。
- 海外布局:2027 年进军欧洲、东南亚,波兰 KD 工厂降低关税成本。
2. 技术迭代
- 2025 年推出固态电池车型,能量密度提升 30%。
- 研发 L4 级自动驾驶,2026 年实现城市全场景脱手驾驶。
3. 生态融合
- 与米家智能家居深度联动,支持离家模式自动控制家电。
- 建设 “车 - 桩 - 网 - 云” 一体化能源网络,2025 年充电桩覆盖 90% 地级市。
总结
小米汽车工厂以 “技术自研 + 生态整合” 为核心竞争力,通过 9100 吨压铸、CTB 电池、V8s 电机等创新技术,实现了高效生产与低碳制造。未来,随着武汉工厂投产和海外扩张,小米有望在 2027 年跻身全球智能电动汽车第一梯队,成为中国智造的标杆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