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小米 SU7:品牌奠基之作
1. 车型定位与命名逻辑
- 定位:中大型纯电动轿车,对标特斯拉 Model S、蔚来 ET7 等高端车型。
- 命名解析:
- “SU”:官方解释为 “Speed Ultra”(极致速度),强调车辆性能。例如,SU7 Max 版搭载双电机四驱系统,最大功率 495kW,0-100km/h 加速仅需 2.78 秒。
- “7”:数字 7 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吉祥,同时对标传统豪华品牌的旗舰车型(如宝马 7 系),暗示其高端定位。雷军曾提到,SU7 的尺寸(车长 5095mm、轴距 3000mm)符合 C 级车标准,与数字 7 形成呼应。
2. 车型版本与价格
- 在售车型:
版本 价格(万元) 核心配置 后驱标准长续航智驾版 21.59 单电机后驱,CLTC 续航 620km 四驱超长续航高阶智驾 Max 版 29.99 双电机四驱,CLTC 续航 800km
- 特别版:
- SU7 Ultra:2025 年上海车展亮相,搭载三电机系统(总功率 1138kW),0-100km/h 加速 1.98 秒,预售价 52.99 万元起,定位赛道级性能旗舰。
3. 市场表现
- 2024 年交付量突破 13.5 万辆,成为新势力品牌中最快实现 10 万辆交付的车型之一。
二、小米 YU7(小米御 7):SUV 战略布局
1. 车型定位与命名逻辑
- 定位:中大型纯电动 SUV,对标特斯拉 Model Y、蔚来 ES6。
- 命名解析:
- “YU”:拼音 “御” 的首字母,寓意 “陆地战车,御风而行”,强调其越野性能与智能驾驶能力。
- “7”:延续 SU7 的数字命名体系,保持品牌一致性。
2. 核心参数与配置
- 尺寸:4999×1996×1600mm,轴距 3000mm,采用五座布局。
- 动力:
- 单电机后驱版:最大功率 235kW,磷酸铁锂电池,CLTC 续航 675km。
- 双电机四驱版:综合功率 508kW,三元锂电池,CLTC 续航 820km。
- 智能配置:配备激光雷达、高通骁龙 8295 芯片,支持高阶智驾功能。
3. 上市动态
- 原计划 2025 年 6-7 月上市,但因零件设计变更和工厂产能问题,可能延期至 2026 年交付。
三、品牌战略与未来规划
1. 命名体系延续性
- 小米汽车采用 “字母 + 数字” 的命名方式(如 SU7、YU7),与手机产品线(如小米 13、Redmi K60)形成区隔,突出汽车业务的独立性。
- 未来可能推出 “增程式 SUV 昆仑” 等车型,进一步丰富产品线。
2. 生态整合
- 小米汽车与 MIUI 系统深度互联,支持手机与车机无缝协同,连接超 8.6 亿 IoT 设备。
3. 全球化布局
- 计划 2027 年启动欧洲、东南亚工厂建设,挑战特斯拉的全球市场地位。
四、常见误区澄清
- 子品牌传闻:部分非权威来源提到 “红米汽车”“黑米汽车” 等子品牌,但小米官方从未确认,目前所有车型均以 “小米汽车” 品牌发布。
- 命名争议:SU7 的 “7” 并非简单对标宝马 7 系,而是综合了车型尺寸、文化寓意和市场定位的结果。
总结
小米汽车的核心车型为SU7(轿车)和YU7(SUV),其命名逻辑兼顾性能表达、品牌定位与文化符号。未来,随着技术迭代和市场扩张,小米汽车有望推出更多细分车型,进一步巩固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