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已上市车型:SU7 系列
小米 SU7 作为首款量产车型,自 2024 年 3 月上市以来,已推出6 个版本,覆盖 21.59 万至 81.49 万元价格区间,涵盖性能、智驾、限量等不同定位:
1. 基础版(2024 款)
- 标准版:21.59 万元
- 后驱单电机,CLTC 续航 700 公里,搭载磷酸铁锂电池,支持小米 Pilot Pro 智驾系统。
- Pro 版:24.59 万元
- 后驱单电机升级至 275kW,CLTC 续航 830 公里,配备高阶智驾 Pro 功能。
- Max 版:29.99 万元
- 双电机四驱,综合功率 495kW(673 马力),CLTC 续航 800 公里,支持 Pilot Max 全场景智驾。
2. 性能旗舰:SU7 Ultra
- 标准版:52.99 万元
- 三电机四驱,综合功率 1548 马力,0-100km/h 加速 1.98 秒,最高车速 350km/h,搭载宁德时代麒麟 Ⅱ 赛道电池,CLTC 续航 630 公里。
- 纽北限量版:81.49 万元
- 两座赛道版,配备碳纤维套件、碳陶瓷刹车盘、倍耐力 P ZERO 5 轮胎,全球限量发售。
- 竞速套装:10 万元(选装)
- 包含主动扩散器、碳纤维尾翼等赛道专属组件。
3. 特别版
- 创始版:停售(原售价未公开)
- 全球限量,提供专属车漆、碳纤维后视镜、25 扬声器音响等升级,已交付完毕。
- 15 周年限定版:2025 年 3 月推出
- 新增 “璀璨洋红” 配色、20 英寸米型轮毂,内饰可选暮光红主题。
二、计划中车型
1. 小米 YU7(御 7)
- 定位:中大型纯电 SUV,对标特斯拉 Model Y、蔚来 ES6。
- 预计上市时间:2025 年下半年。
- 亮点:取消翻转仪表盘,采用 PHUD(投影式抬头显示),风挡下方集成环绕式屏幕,续航或超 700 公里。
2. 代号 “昆仑” 增程式 SUV
- 定位:入门级增程式 SUV,起售价约 15 万元。
- 预计上市时间:2026 年。
- 特点:搭载 1.5L 增程器,纯电续航 200 公里,综合续航超 1000 公里,主打性价比。
3. MX11 纯电 SUV
- 定位:中高端纯电 SUV,内部戏称 “法拉米”。
- 预计上市时间:2025 年下半年。
- 价格:比 SU7 贵 3-5 万元,或主打运动设计与智能座舱。
三、车型布局策略
- 覆盖多价位市场:
- 20 万级(SU7 标准版)、25 万级(Pro 版)、30 万级(Max 版)、50 万级(Ultra)、80 万级(纽北限量版),满足不同预算需求。
- 未来计划推出 15 万级增程式 SUV,下沉至主流市场。
- 技术迭代路径:
- 从 SU7 的碳化硅高压平台(800V)到 Ultra 的赛道级电池,逐步释放小米在电机、电池、智驾领域的技术储备。
- 例如,SU7 Ultra 的 V8s 电机功率达 1548 马力,远超同级竞品。
- 生态整合:
- 全系搭载小米澎湃 OS,支持手机 - 车机 - 家居无缝互联,如语音控制智能家居、手机远程控车等。
- 部分版本标配 25 扬声器音响、车载冰箱等高端配置,强化科技豪华感。
四、销量表现与市场反馈
- SU7 系列:截至 2025 年 3 月,累计销量超 32 万辆,单月交付量稳定在 2.9 万辆以上,位列中大型纯电轿车销量榜首。
- 市场评价:
- 优势:设计激进(风阻 0.195Cd)、续航扎实(CLTC 最高 830 公里)、生态互联体验佳。
- 争议:智驾功能(如城市领航)尚未完全开放,部分用户反馈车机系统存在卡顿。
总结
目前小米汽车已形成 **“1 个主系列(SU7)+3 个特别版 + 4 个规划车型”的产品矩阵,覆盖轿车、SUV、增程式等细分市场。若仅计算已上市车型,小米汽车共有6 个版本 **;若包含计划中车型,则未来 2 年内将扩展至 10 款以上。消费者可根据预算(20 万 - 80 万)、用途(家用 / 性能 / 越野)和品牌偏好选择对应车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