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核心性能参数:地表最强四门量产车
- 加速能力
- 0-100km/h 加速:1.97 秒(含起步时间),这一成绩超越了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2.8 秒)、特斯拉 Model S Plaid(2.1 秒)等传统高性能电动车,成为全球加速最快的四门量产车之一。
- 0-200km/h 加速:5.96 秒,0-300km/h 加速 15.07 秒,极速可达 350km/h,动力储备远超同级车型。
- 赛道实测:在易车金港直线加速赛道测试中,SU7 Ultra 以 2.50 秒破百,0-200km/h 加速 5.94 秒,0-300m 加速 7.89 秒,斩获《易车榜・实测加速榜》所有车型第一。
- 动力系统
- 搭载三电机四驱系统(两台 V8s 电机 + 一台 V6s 电机),综合最大功率 1138kW(1548 马力),最大扭矩 1770N・m,电机最高转速达 27200rpm,动力响应几乎无延迟。
- 采用宁德时代第二代麒麟电池,支持 5.2C 充电倍率,11 分钟可将电量从 10% 充至 80%,续航里程最高 630km(CLTC 工况),兼顾性能与实用性。
- 赛道表现
- 纽北赛道:2024 年 10 月,SU7 Ultra 原型车以 6 分 46 秒 874 的圈速刷新纽北量产四门车纪录,比保时捷 Taycan GT 快近 21 秒,且测试时赛道 20% 路面湿滑,充分验证了车辆的稳定性。
- 国内赛道:2025 年 2 月,SU7 Ultra 在株洲国际赛车场以 1 分 41 秒 806 的成绩夺得 “最速四门量产车” 称号;在上海国际赛车场以 2 分 09 秒 944 打破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 保持的圈速纪录。
二、技术亮点:专为速度而生的设计
- 轻量化与空气动力学
- 全车采用100% 碳纤维套件,包括宽体车身、风刀、侧裙、大尾翼等,整车重量仅 1900kg,比普通版 SU7 轻 500kg。
- 空力套件可产生2195kg 下压力,相当于车身重量的 1.15 倍,确保高速行驶时的稳定性和抓地力,这一数据甚至超过部分超跑。
- 底盘与制动系统
- 悬架升级为双叉臂前悬 + 五连杆后悬,搭配闭式双腔空气弹簧和倍适登 EVO R 绞牙减振器,支持赛道模式下的极致操控。
- 刹车系统采用AP Racing 赛用竞技卡钳 + 碳陶瓷制动盘,100-0km/h 制动距离仅 25 米,热衰减控制极佳。
- 标配倍耐力 P ZERO 高性能轮胎(前 265/35 R21,后 305/30 R21),可选装半热熔轮胎进一步提升抓地力。
- 智能驾驶与赛道功能
- 搭载Xiaomi HAD 智能驾驶系统,配备双 Orin 芯片、1 颗激光雷达、11 个摄像头和 12 个超声波雷达,支持端到端全场景智能驾驶。
- 车内提供赛道大师 APP,可实时显示圈速、方向盘转角、G 值等数据,并支持视频录制和分享,满足专业车手需求。
三、市场表现与用户反馈
- 销量与交付
- 2025 年 2 月 27 日上市后,SU7 Ultra 订单迅速突破 1.9 万台,3 天内锁单破 1 万台,提前完成年度销售目标。
- 首车交付于 3 月 2 日启动,目前订单排队周期约 6-7 个月,用户群体中 BBA 56E(宝马 5 系、奥迪 A6、奔驰 E 级)车主占比超 50%。
- 用户评价
- 媒体实测显示,SU7 Ultra 在日常驾驶中动力平顺,赛道模式下爆发力惊人,智能座舱交互流畅,但车机系统在极端工况下偶发卡顿。
- 续航表现方面,CLTC 630km 版本在常温下实际续航可达 550km 左右,低温环境下(-20℃)续航约 385km,符合同级别车型水平。
四、未来展望:技术迭代与全球化布局
- 技术升级
- 小米计划 2026 年推出固态电池车型,续航突破 1000km,并研发更先进的激光雷达和算法,向 L4 级自动驾驶迈进。
- 增程式混动 SUV “昆仑” 预计 2026 年上市,主打长续航和性价比,目标用户为家庭用户。
- 产能与全球化
- 北京亦庄二期工厂预计 2025 年年中投产,年产能提升至 50 万辆;武汉工厂规划 2026 年建成,助力实现百万辆年销量目标。
- 海外市场方面,小米汽车计划 2027 年进入欧洲和东南亚,首推 SU7 系列车型,逐步建立本地化生产和服务网络。
总结
小米 SU7 Ultra 以1.97 秒破百、350km/h 极速和纽北最速四门车的成绩,重新定义了高性能电动车的标杆。其技术亮点不仅体现在动力和赛道性能,更在于碳纤维轻量化、空力设计与智能驾驶的深度融合。尽管面临产能爬坡和品牌高端化挑战,但小米汽车通过 “技术 + 生态” 双轮驱动,正在加速向全球顶级车企迈进。对于追求极致速度与科技体验的用户,SU7 Ultra 无疑是当前最值得关注的车型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