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旗舰车型 SU7 Ultra 上市即降价 28.5 万元
小米 SU7 Ultra 作为品牌首款高性能纯电轿车,于 2025 年 2 月 27 日正式上市时,标准版价格从预售价 81.49 万元直接降至 52.99 万元,降幅达28.5 万元。这一降价幅度在汽车行业极为罕见,甚至超过了部分竞品的整车售价(如比亚迪海豹 EV 起售价 17.58 万元)。雷军在发布会上表示,降价是为了 “让价值贵得有道理”,并强调小米不追求高价策略,而是通过技术创新和供应链优化实现 “高配低价”。
降价背后的原因:
- 市场竞争加剧:2025 年车市价格战进入白热化阶段,特斯拉、比亚迪、蔚来等品牌纷纷推出免息、直降等优惠,小米需通过价格策略抢占市场份额。
- 提升销量目标:雷军在发布会上透露,SU7 Ultra 年销量目标为 1 万台,并已 “有九成把握”。降价后,该车 10 分钟大定突破 6900 台,2 小时破 1 万台,显示市场对价格调整的积极响应。
- 品牌定位调整:小米试图通过高性价比打破传统豪华品牌垄断,例如 SU7 Ultra 以 52.99 万元的价格提供了对标百万级超跑的性能(如 1.98 秒零百加速、630km 续航),重塑高端电动车市场规则。
二、其他车型价格调整及促销活动
除 SU7 Ultra 外,小米 SU7 系列其他车型也有不同程度的价格优惠:
- 2024 款 SU7 标准版:原价 21.59 万元,部分经销商优惠 1 万元,落地价约 20.59 万元。
- Pro 版和 Max 版:Pro 版原价 24.59 万元,优惠后 23.59 万元;Max 版原价 29.99 万元,优惠后 28.99 万元。
- 限时权益叠加:2025 年 4 月 30 日前支付定金的用户,可享价值 9 万元的购车权益,包括碳纤维部件、智驾终身免费使用权等。
地区性补贴政策:
- 北京市:2025 年新能源汽车以旧换新补贴从 1 万元提高至 2 万元,置换购买新能源乘用车最高可再获 1.5 万元补贴。若用户符合条件,购买小米 SU7 可叠加享受国家补贴、地方补贴和经销商优惠,实际购车成本进一步降低。
三、市场反应与销量数据
- 销量表现:
- 2025 年 3 月,小米 SU7 销量达 29244 台,环比增长 23.25%,在中大型车市场排名第一。
- 4 月第一周销量骤降至 0.5 万辆,可能与 3 月底的 SU7 爆燃事故有关,但整体销量仍保持高位。
- 用户反馈:
- 降价策略显著提升了小米汽车的市场吸引力,尤其是预算 50 万元左右的性能车爱好者。SU7 Ultra 的 “顶配性能 + 中端定价” 被评价为 “价格屠夫”,但品牌溢价仍逊于传统豪华品牌。
- 部分用户对降价幅度表示质疑,认为小米可能通过 “先拉高预期再降价” 的营销策略刺激销量。
四、竞品动态与行业趋势
- 竞品价格战:
- 比亚迪推出 2025 款海豹 EV,起售价 17.58 万元,比特斯拉 Model 3 低约 5.6 万元,进一步挤压中高端市场。
- 特斯拉 Model 3 推出 5 年 0 息政策,蔚来、小鹏等品牌也跟进类似金融方案,加剧市场竞争。
- 行业趋势:
- 2025 年车市呈现 “高配低价” 趋势,车企通过增配降价吸引消费者。例如阿维塔 07 Pro + 降价 2 万元并升级配置,智己 LS6 提供 5 年 0 息 + 5000 元红包。
- 传统豪华品牌如奔驰 C 级、GLC 系列也大幅降价,与小米 SU7 形成直接竞争。
五、总结与建议
小米汽车在 2025 年通过官方降价、经销商优惠、政策补贴叠加等方式,显著降低了购车门槛,尤其是 SU7 Ultra 的 “腰斩式” 降价成为行业焦点。对于消费者而言:
- 关注限时权益:如上海车展期间(4 月 23 日开幕)的购车优惠,以及 4 月 30 日前的碳纤维部件赠送等。
- 利用政策补贴:北京等地的以旧换新政策可进一步降低购车成本,建议通过 “京通” 小程序或小米官方渠道查询细则。
- 对比竞品:若预算有限,可考虑比亚迪海豹 EV 等低价车型;若追求高性能,SU7 Ultra 的性价比优势明显。
未来,随着小米汽车产能提升和市场竞争加剧,不排除进一步价格调整的可能。建议持续关注官方公告和经销商动态,以获取最新优惠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