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键数据与时间节点
- 2024 年交付表现
- 小米 SU7 于 2024 年 4 月启动交付,全年累计交付 13.6854 万辆,超额完成 13 万辆的年度目标。
- 2024 年 12 月单月交付量突破 2.5 万辆,显示出强劲的市场需求。
- 2025 年销量跃升
- 截至 2025 年 3 月,小米 SU7 上市 11 个月总销量(含订单)达 32 万辆,其中已交付 18 万辆,待交付订单约 14 万辆。
- 2025 年第一季度交付量为 7.56 万辆,占全年 35 万辆目标的 21.6%,增速位居新势力前列。
- 3 月单月交付量再创新高,达 2.9 万辆,环比增长 21.8%,连续 6 个月突破 2 万辆大关。
- SU7 Ultra 的爆发
- 2025 年 2 月发布的高性能版车型 SU7 Ultra,起售价 52.99 万元,远超市场预期。该车 2 小时内大定突破 1 万辆,3 天锁单超 1.5 万辆,仅用 2 天便为小米带来近 80 亿元订单。
- 截至 3 月,SU7 Ultra 锁单量已破 1 万辆,全年交付预计达 2-3 万辆。
产能与交付挑战
尽管销量快速增长,小米汽车仍面临产能瓶颈:
- 工厂产能:一期工厂额定年产能 15 万辆,2024 年产能利用率一度高达 160%,2025 年通过双班生产冲刺月产 2.4 万辆。
- 订单积压:2024 年订单完成率仅 50%,积压订单超 12 万辆;2025 年 3 月仍有 14 万辆待交付,部分车型等车周期长达 35-38 周。
- 二期工厂建设:二期工厂预计 2025 年 6 月竣工,投产后总产能将提升至 30 万辆 / 年,缓解交付压力。
市场竞争力与未来展望
- 产品策略
- 小米 SU7 以 21.59 万元起售,主打 “700 公里续航 + 2 秒级加速”,精准切入 20-30 万元主流市场。
- SU7 Ultra 则以超跑性能(零百加速 2.1 秒)和豪华配置(激光雷达、四轮转向)冲击高端市场,吸引高净值用户。
- 渠道创新
- 小米依托 1.2 万家线下门店(含小米之家)进行品牌触达,消费者可通过线上渠道下单,由附近门店提供试驾和交付服务,打破传统 4S 店模式。
- 截至 2024 年 10 月,小米汽车仅用 139 家门店实现月销 2 万辆,渠道效率显著高于新势力同行。
- 年度目标与挑战
- 2025 年销量目标从 30 万辆上调至 35 万辆,其中 SU7 Ultra 和首款 SUV 车型 YU7(预计 6-7 月上市)将成为增长主力。
- 若产能顺利爬坡,小米有望在 2025 年跻身新势力销量前三,但需应对特斯拉 Model 3 改款、华为智选车等竞品的冲击。
行业对比与意义
- 新势力头部阵营:2025 年第一季度,小米汽车销量(7.56 万辆)仅次于小鹏(9.4 万辆),超越理想(9.28 万辆),展现出后来居上的势头。
- 交付速度纪录:小米 SU7 从上市到交付 10 万辆仅用 7 个月,刷新新势力最快纪录(此前为问界 M5 的 15 个月)。
- 亏损与盈利:2024 年小米汽车每辆车平均亏损 4.53 万元,但随着销量增长和产能利用率提升,2025 年有望实现单季度盈亏平衡。
综上,小米汽车凭借 “高配低价” 策略和生态协同优势,在短时间内实现销量突破,但产能瓶颈和盈利压力仍是未来发展的关键挑战。随着二期工厂投产和新车型上市,小米有望在 2025 年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向头部新势力发起冲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