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核心配置与性能
- 动力与续航
- 电机与加速:提供后驱和四驱版本,顶配 Max 版双电机综合功率 495kW,峰值扭矩 838N・m,0-100km/h 加速仅 2.78 秒,最高时速 265km/h,性能媲美百万级超跑。
- 电池与续航:标准版搭载比亚迪弗迪磷酸铁锂电池(73.6kWh),CLTC 续航 700km;Pro 版和 Max 版采用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94.3kWh/101kWh),续航分别达 830km 和 800km。支持 800V 高压平台,快充 15 分钟可补充 500km 续航。
- 智能驾驶与座舱
- 智能驾驶:全系标配 Xiaomi Pilot 系统,Pro 版和 Max 版配备激光雷达 + 双 Orin 芯片,支持高速 NOA 和自动泊车。2025 年 5 月推送城市 NOA 功能,可应对复杂路况。
- 智能座舱:搭载骁龙 8295 芯片,运行澎湃 OS 系统,支持五屏联动(16 英寸中控屏 + 56 英寸 HUD + 后排 Pad 拓展屏),集成米家生态设备,支持语音控制、CarPlay 无线连接等。
- 设计与空间
- 外观:溜背式车身设计,风阻系数 0.195Cd,提供 10 种配色。
- 尺寸:长 4997mm、宽 1963mm、轴距 3000mm,定位中大型轿车,后排腿部空间宽敞但头部空间对高个子用户略局促。
二、市场表现与交付情况
- 销量与产能
- 2025 年第一季度销量 75,869 辆,排名新能源车型第五。截至 2025 年 3 月,累计锁单约 43 万台,交付超 21.6 万台,产能持续爬坡。
- 标准版交付周期长达 46-49 周(约 11 个月),Max 版需 42-45 周,顶配 Ultra 版交付周期 22-25 周。
- 用户反馈
- 优点:动力强劲、续航扎实、智能座舱流畅、底盘操控优秀。
- 不足:后排舒适性一般、售后服务网络待完善、部分用户反映车机偶发卡顿。
三、安全争议与改进措施
- 事故与官方回应
- 2025 年 4 月湛江事故中,SU7 碰撞后被电动车锂电池引燃,小米回应称起火原因为外部引燃,非车辆自燃。
- 电池安全方面,采用 CTB 电芯倒置技术、14 层物理防护、车云协同预警系统,通过 1050 项安全测试,热失控风险降至行业最低。
- 安全改进
- 优化碰撞吸能结构,采用 2000MPa 超高强度钢,提升侧面碰撞防护。
- 升级电池管理系统,4ms 内切断电流,支持 55℃满电无热蔓延。
四、售后服务与生态布局
- 保修政策
- 整车质保 3 年或 10 万公里,电池质保 8 年或 16 万公里。
- 2025 年底计划覆盖全国 80 城服务网络,目前已开通 29 城 58 家服务中心。
- 充电网络
- 筹建 600kW 液冷超充站,首批覆盖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提升补能效率。
- 生态联动
- 支持 1000 + 米家设备无感连接,可通过车机控制智能家居,实现 “人车家全生态”。
五、竞品对比与竞争力分析
车型 | 价格(万元) | 续航(CLTC) | 加速(0-100km/h) | 智能驾驶 | 核心优势 |
---|---|---|---|---|---|
小米 SU7 Max | 29.99 | 800km | 2.78 秒 | 激光雷达 + 城市 NOA | 性能、续航、生态整合 |
特斯拉 Model 3 | 23.55-33.19 | 606-713km | 3.3-6.1 秒 | Autopilot(FSD 需选装) | 品牌溢价、超充网络 |
比亚迪汉 EV | 20.98-33.18 | 506-715km | 3.9-7.9 秒 | DiPilot 5.0(激光雷达) | 品牌可靠性、豪华感 |
极氪 007 | 20.99-29.99 | 550-870km | 3.8-6.5 秒 | ZEEKR OS(激光雷达) | 800V 平台、舒适性配置 |
- 优势:小米 SU7 在性能、续航、智能生态方面领先,价格更具竞争力。
- 不足:品牌认知度低于特斯拉、比亚迪,售后服务网络待完善。
六、总结与建议
- 适合人群:追求科技感、性能与性价比的用户,尤其适合小米生态用户。
- 购买建议:
- 预算有限:选择标准版(21.59 万),满足日常通勤。
- 长途需求:Pro 版(24.59 万)续航和充电效率更优。
- 极致体验:Max 版(29.99 万)性能与智驾功能全面。
- 注意事项:交付周期较长,需耐心等待;关注后续 OTA 升级和售后服务完善情况。
小米 SU7 凭借 “堆料” 策略和生态整合,在 20-30 万级纯电市场树立了差异化竞争力,但其品牌沉淀和产能问题仍需时间检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