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核心产品:中高端智能电动车
1. 小米 SU7:纯电轿车标杆
- 定位与性能:首款量产车型 SU7 定位中大型纯电轿车,由宝马前设计师李田原操刀,风阻系数低至 0.195Cd,创全球量产车纪录。其双电机四驱版综合功率达 508kW(691 马力),零百加速 2.78 秒,最高时速 265km/h,续航里程超过 800km(CLTC 工况),搭载宁德时代麒麟电池和 800V 高压快充技术,15 分钟可补能 500km。
- 智能化配置:搭载高通 8295 芯片和小米澎湃 OS,支持 5G+V2X 车路协同,语音助手响应速度 150ms。配备 56 英寸 HUD 抬头显示和 25 扬声器音响系统,实现 “人车家全生态” 联动,如远程控制家居设备、自动规划充电路线等。
- 市场表现:2025 年 7 月销量超 1.3 万台,成为 20 万元以上纯电动车销量冠军,超越特斯拉 Model 3。其定价 21.59 万 - 29.99 万元,覆盖中高端市场,性价比优势显著。
2. 小米 YU7(御 7):跨界 SUV 新旗舰
- 设计与性能:定位中大型纯电 SUV,车身尺寸 4999×1996×1600mm,轴距 3000mm,延续 SU7 的 “水滴大灯” 和光环尾灯设计。双电机四驱版综合功率 508kW,零百加速低于 3.5 秒,续航达 820km(单电机后驱版),支持个性化选装(如 20 种轮圈颜色、碳纤维装饰件)。
- 科技亮点:配备环视投影屏和自研智驾方案,车顶激光雷达支持高阶辅助驾驶。与特斯拉 Model Y 对标,定价 25 万 - 35 万元,瞄准家庭用户与性能爱好者。
二、技术研发与生态整合
1. 全栈自研能力
- 电动化:自研 V8s 电机转速达 27200rpm(全球量产最高),搭配宁德时代麒麟 II 电池,综合成本降低 18%。电池采用 CTB 一体化设计,体积利用率 77.8%,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 智能化:自动驾驶系统 Xiaomi Pilot 累计测试里程突破 1 亿公里,端到端全场景系统进入内测,支持无保护左转、自动泊车等复杂场景,计划 2025 年推送 L3 级功能。引入原 Wayve 主任科学家陈龙,35 亿预算投入 AI 大模型训练,推动视觉 - 语言 - 行动(VLA)技术突破。
- 生态协同:通过 HyperOS 实现手机 - 车机 - 智能家居无缝衔接,用户可通过车载屏幕控制家中设备,车内语音助手调用手机算力处理任务。小米汽车首批车主中 72% 为小米手机用户,“米粉社区” 收集改进建议超 20 万条,迭代速度较传统车企提升 3 倍。
2. 合作伙伴与供应链
- 电池:宁德时代提供三元锂电池,比亚迪供应磷酸铁锂电池,合作开发超电子通路技术,助力 SU7 刷新纽北赛道四门电动车圈速纪录。
- 零部件:拓普集团供应空气悬架,华域汽车提供车身部件,蓝思科技供应中控屏,和而泰提供智能控制系统,覆盖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 90%。
- 智驾技术:采用百度高精地图,与百度 Apollo 合作优化路径规划算法,解决静止障碍物识别难题。亦庄基地车路协同基础设施完善,加速自动驾驶落地。
三、市场战略与售后服务
1. 全球化布局
- 产能扩张:北京工厂实现 95% 零部件国产化,泰国、墨西哥工厂 2026 年海外产能占比将达 30%。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签订千亿级电池订单,自研 800V 高压平台充电效率超特斯拉超充 15%。
- 市场渗透:国内聚焦 25-40 岁科技新贵,推出 “SU7 标准版 + Ultra 旗舰版” 组合;海外以东南亚为跳板,与 Shopee 合作建立电商渠道,右舵车型本地化适配。
2. 售后服务体系
- 质保政策:整车质保 5 年 / 10 万公里,关键零部件(电池、电机)质保 8 年 / 16 万公里,EOP 后 10 年持续供应原厂配件。提供 7×24 小时道路救援、免费基础保养、上门补胎等服务。
- 用户体验:小米汽车 APP 建立专属服务群,支持远程诊断、维保预约、取送车服务。事故理赔推出 “垫付维修” 模式,缩短用户等待时间。
四、争议与挑战
1. 舆论风波
- 2025 年 4 月安徽 SU7 事故引发关注,小米官方澄清为电动二轮车锂电池碰撞起火引燃,非车辆自身问题。雷军承诺加强品控,以行动回应信任。
- 早期曾因员工泄密和不实谣言追责,凸显对核心技术保密的重视。
2. 竞争压力
- 特斯拉 Model Y 持续领跑,比亚迪、蔚小理加速产品迭代。小米需在智能驾驶、生态互联等领域建立差异化优势,同时平衡性价比与高端化定位。
五、低速四轮电动车的争议
目前市场上存在第三方平台(如柔安车品商城)宣称的 “小米电动四轮车”,但未获小米官方确认。汽车之家等平台提及小米涉足低速电动车,但可能为生态链企业产品或品牌授权合作。建议消费者通过小米官网或授权渠道核实,避免混淆。
总结
小米四轮电动车以中高端智能车型为主力,凭借全栈自研技术、生态协同优势和高性价比策略,已在市场站稳脚跟。SU7 和 YU7 的推出标志着小米从消费电子向智能出行的跨界突破,而自动驾驶和全球化布局将是其未来竞争的关键。尽管面临行业红海和舆论挑战,小米的 “人车家全生态” 战略仍展现出巨大潜力,有望重塑智能汽车行业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