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主力车型价格及配置
- 小米 SU7(2024 款)
作为小米汽车的首款量产车型,SU7 提供三个版本,主打中高端市场:
- 后驱标准长续航智驾版:21.59 万元
搭载比亚迪磷酸铁锂 “刀片电池”,CLTC 续航 700 公里,支持 486V 碳化硅高压平台,15 分钟补能 350 公里。 - 后驱超长续航高阶智驾 Pro 版:24.59 万元
升级为宁德时代 “神行电池”,续航提升至 830 公里,配备高阶智能驾驶系统,支持高速 NOA 和记忆泊车。 - 四驱超长续航高阶智驾 Max 版:29.99 万元
采用宁德时代 “麒麟电池”,双电机四驱系统,零百加速 2.78 秒,871V 高压平台实现 15 分钟补能 510 公里,顶配车型还搭载激光雷达和城市 NOA 功能。
- 后驱标准长续航智驾版:21.59 万元
- 小米 SU7 Ultra(2025 款)
定位性能旗舰,价格大幅提升:
- Ultra 版:52.99 万元
相比预售阶段的 81.49 万元降价 28.5 万元,搭载赛道级电机和空气悬架,纽北赛道圈速 6 分 46 秒,超越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 - 纽北限量版:81.49 万元
全球限量发售,配备碳纤维套件和专属赛道调校,主打极致性能。
- Ultra 版:52.99 万元
二、价格差异的核心因素
- 电池技术
基础版使用磷酸铁锂电池(成本约 5.5 万元),Pro 版升级为神行电池(成本 7.1 万元),Max 版采用麒麟 7.1 万元),Max 版采用麒麟电池(成本 9.0万元),续航和充电效率逐级提升。 - 驱动系统
后驱版单电机功率 220kW,四驱版双电机综合功率 495kW,零百加速从 5.28 秒缩短至 2.78 秒。 - 智能配置
高阶智驾 Pro 版和 Max 版标配激光雷达、Orin-X 芯片,支持城市 NOA(计划 2025 年 8 月全国开通),而标准版仅支持高速 NOA。 - 品牌策略
小米采用 “高开低走” 策略,如 SU7 Ultra 通过预售试探市场后大幅降价,既吸引高端用户,又以性价比扩大受众。
三、购车成本与政策优惠
- 政府补贴
2025 年新能源乘用车补贴政策已退坡,但部分城市仍有地方性补贴(如上海置换新能源车补贴 1 万元)。以旧换新政策可享受最高 2 万元补贴(需报废国四及以下排放标准车辆)。 - 经销商优惠
部分地区经销商提供限时折扣,如 SU7 Ultra 纽北限量版可享 81.49 万元官方价基础上的额外优惠。 - 充电权益
购车赠送小米超充站权益,600kW 液冷超充桩 15 分钟补能 510 公里,覆盖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
四、市场竞争与用户反馈
- 竞品对比
- 20 万 - 30 万元区间:直接对标特斯拉 Model 3(26.39 万元起)、比亚迪汉 EV(20.98 万元起),SU7 凭借续航和智能驾驶形成差异化。
- 50 万 - 80 万元区间:SU7 Ultra 以 52.99 万元价格挑战保时捷 Taycan(89.8 万元起)、路特斯 EMEYA(80 万元起),主打赛道性能。
- 用户评价
- 优势:外观设计(如海湾蓝配色)、底盘质感(前双叉臂 + CDC 悬架)、生态联动(米家设备无缝连接)。
- 争议点:后排空间略窄、智能泊车偶发故障、车机操作学习成本较高。
五、选购建议
- 预算 20 万 - 30 万元:优先选择 SU7 后驱超长续航高阶智驾 Pro 版(24.59 万元),平衡续航、智能配置和价格。
- 追求性能:SU7 Ultra(52.99 万元)适合赛道爱好者,其 6 分 46 秒的纽北圈速在同价位无竞品。
- 观望用户:可关注 2025 年下半年发布的小米 SU7 改款或新增车型,预计将优化智能驾驶和充电网络覆盖。
如需更详细的车型对比或试驾体验,建议通过小米汽车官网或线下门店(全国 59 家)获取实时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