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产品定位与核心性能
小米 SU7 Max 是小米汽车首款量产车型的顶配版本,主打 **“性能与续航的极致平衡”**。其核心参数如下:
- 动力系统:搭载前后双电机四驱系统,综合最大功率 495kW(673 马力),峰值扭矩 838N・m,官方零百加速时间 2.78 秒,最高车速 265km/h,是中国唯一同时实现 2 秒级加速和 800 公里续航的量产电动车。
- 电池与续航:采用宁德时代 101kWh 三元锂电池,CLTC 工况续航达 800 公里,支持 800V 碳化硅高压平台,充电 5 分钟可增加 220 公里续航,15 分钟补能至 510 公里。
- 智能驾驶:配备激光雷达、双 Orin 芯片(算力 508TOPS),支持高阶辅助驾驶功能,包括自动泊车、高速 NOA 等,2025 年 2 月起推送 “车位到车位先锋版” 功能,支持自动过闸机和 ETC 环岛通行。
- 底盘与操控:前双叉臂 + 后多连杆悬架,标配空气弹簧和 CDC 连续阻尼可调系统,调校兼顾运动与舒适,驾驶质感被评价为 “德系风格”。
二、市场表现与用户反馈
- 销量与交付:
- 2024 年累计交付 13.68 万辆,其中 Max 版占比约 30%。
- 2025 年订单持续火爆,单周新增订单多次破万,但受限于北京工厂年产能 30 万辆,Max 版交付周期长达 25-28 周,部分用户需等待半年以上。
- 用户评价:
- 优点:外观设计(保时捷 Taycan 风格)、车机流畅度(骁龙 8295 芯片)、续航真实性(小米工况拟合度提升 18%)、售后服务响应速度。
- 缺点:后排座椅舒适性(坐垫短、靠背直)、后备箱空间较小、冬季能耗偏高(平均 18.6kWh/100km)、音响系统表现一般。
三、竞品对比与市场地位
小米 SU7 Max 主要对标特斯拉 Model 3 Performance、蔚来 ET5、极氪 001 FR等车型,其竞争力体现在:
- 价格优势:29.99 万元的售价低于 Model 3 Performance(33.99 万元)和 ET5(32.8 万元),但略高于极氪 001 FR(28.99 万元)。
- 续航与充电:800 公里续航和 800V 快充技术领先同级,Model 3 Performance 续航 672 公里,ET5 为 560 公里。
- 智能化体验:小米澎湃 OS 跨端协同(手机 - 车机无缝连接)、端到端 HAD 智驾功能(更新后表现提升)。
四、产能瓶颈与未来规划
- 产能问题:
- 北京工厂当前产能仅能满足约 60% 的订单需求,雷军计划 2025 年通过供应商动员和内部流程优化将交付目标提升至 35 万辆,但短期内交付压力仍大。
- 产品迭代:
- 2025 年 3 月推出性能版车型SU7 Ultra,三电机驱动零百加速 1.98 秒,售价 52.99 万元,发布 3 天即锁定超 1 万辆订单。
- 下半年将发布首款 SUV 车型YU7,定位中大型车,预计搭载激光雷达和高阶智驾系统,进一步拓展市场。
五、总结与购买建议
小米 SU7 Max 凭借 **“性能标杆 + 生态协同”** 的差异化策略,已成为 25-30 万元纯电轿车市场的热门选择。其优势在于极致的加速性能、长续航和小米生态联动,但需接受较长的交付周期和部分舒适性短板。若追求综合性价比且不急于提车,Max 版是值得考虑的选项;若更看重品牌溢价或快速交付,可对比特斯拉、蔚来等竞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