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核心参数与配置
- 动力与续航
搭载 220kW 后置电机,0-100km/h 加速时间 5.7 秒,最高车速 210km/h。配备 73.6kWh 磷酸铁锂电池(弗迪生产),CLTC 工况续航 668km。实际高速续航测试显示,在平均时速 97.7km/h 下,续航可达 495km,电耗 15kWh/100km。
注:小米通过软件优化将标称续航从 668km 提升至 700km,实际表显续航更贴近真实使用场景。
- 智能驾驶
标配 Xiaomi Pilot 智能驾驶系统,支持高速领航、自动泊车等功能。硬件层面搭载两颗英伟达 Orin 芯片(算力 508TOPS),但未标配激光雷达,部分城市领航功能需选装。2025 年 1 月因智能泊车辅助功能的软件策略问题,召回 18410 辆 BJ7000MBEVR2 车型,通过 OTA 升级修复授时同步异常问题。
- 充电性能
- 快充:30 分钟可将电量从 30% 充至 80%(400V 平台)。
- 慢充:家用 7kW 充电桩需约 6-8 小时充满,3.3kW 充电桩则需 12-14 小时。
二、市场定位与价格
- 竞品对标:瞄准特斯拉 Model 3、比亚迪汉、智界 S7 等车型,主打性价比与生态互联。
- 售价:标准版(700km 后驱长续航智驾版)官方指导价 21.59 万元,Pro 版(830km 后驱超长续航高阶智驾版)24.59 万元,Max 版(800km 四驱超长续航高阶智驾版)29.99 万元。
- 用户群体:年轻科技爱好者、小米生态用户,注重智能体验与续航能力。
三、设计与空间
- 外观:采用轿跑风格设计,风阻系数低至 0.195,车身尺寸为 4997×1963×1455mm,轴距 3000mm,提供海湾蓝、雅灰、橄榄绿等 10 种配色。
- 内饰:环抱式座舱,配备 16.1 英寸中控屏(3K 分辨率)、56 英寸 HUD 抬头显示,支持小米平板拓展控车功能。座椅采用 Nappa 真皮材质,后排腿部空间达 950mm。
四、生产与交付
- 代工与产能:由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代工生产,小米自建工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环景路 21 号院)负责组装。2024 年 4 月启动交付,截至 2025 年 2 月累计交付超 18 万辆,其中 BJ7000MBEVR2 占比约 60%。
- 交付问题:初期因产能爬坡导致交付延迟,部分用户反馈充电桩安装服务响应较慢。
五、用户反馈与争议
- 正面评价
- 续航达成率高,高速实测接近标称值的 70%。
- 车机系统流畅,HyperOS 与小米生态设备无缝连接。
- 底盘调校兼顾舒适与运动,CDC 减振器 + 空气弹簧组合表现优异。
- 主要争议
- 召回事件:2025 年 1 月因智能泊车辅助功能缺陷召回 1.84 万辆 BJ7000MBEVR2,用户对软件可靠性产生质疑。
- 充电兼容性:部分第三方充电桩出现连接不稳定问题,需通过 OTA 升级优化。
- 内饰异味:新车异味较明显,需通风散味 1-2 周。
六、2025 年最新动态
- 召回后续:小米通过 OTA 升级修复智能泊车问题,并承诺未来 3 年免费提供智能驾驶功能迭代服务。
- 改款计划:暂无 BJ7000MBEVR2 改款信息,小米将重心转向 SU7 Ultra(售价 52.99 万元)及 SUV 车型研发。
- 销量目标:2025 年计划交付 35 万辆,BJ7000MBEVR2 仍为走量主力。
总结
小米 BJ7000MBEVR2 凭借长续航、高性价比及生态互联优势,在 20 万 - 25 万元纯电轿车市场中具备竞争力。尽管存在智能泊车召回等争议,但其硬件配置与软件生态仍吸引了大量用户。若注重续航与科技体验,且对品牌包容性较强,该车型值得考虑;若对智能驾驶可靠性要求较高,建议观望后续软件优化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