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汽车工信部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4-16 03:05:48 浏览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小米汽车工信部
截至 2025 年 4 月,小米汽车在工信部的相关进展已进入实质性阶段,核心车型的审批、生产资质及市场准入均取得关键突破。以下从政策合规性、产品审批动态、技术标准适配及市场影响四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生产资质与政策合规性


  1. 独立资质突破
    小米汽车于 2024 年 7 月正式获得工信部颁发的独立生产资质,企业名称由 “北京小米” 变更为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这一资质的取得标志着小米彻底摆脱对北汽越野的代工依赖,成为继蔚来、理想后又一家通过 “代工 - 销量达标 - 独立资质” 路径的新势力车企。其资质获批的核心逻辑包括:
    • 销量达标:借助 SU7 车型的快速交付,2024 年第三季度累计销量突破 3 万辆,满足工信部 “设计研发企业两年内销售 3 万辆” 的要求。
    • 地方政府支持:北京市通过注销宝沃汽车资质、协调产能利用率等方式,帮助小米通过发改委备案。
    • 技术背书:小米自研的泰坦合金、800V 碳化硅平台等技术被工信部视为 “新技术豁免” 案例,加速资质审批。

  2. 资质获取的行业意义
    小米的资质获批是工信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准入许可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实施前的 “最后窗口”。该条例删除了代工条款,意味着未来新企业无法通过代工模式获取资质。这一政策变化凸显小米资质的稀缺性,也为后续企业树立了 “技术创新 + 地方资源整合” 的标杆。

二、车型审批与市场准入


  1. 核心车型备案进展
    • 小米 YU7:作为第二款量产车型,YU7 于 2024 年 8 月进入工信部申报目录,2025 年 3 月第 392 批公告中正式通过审批,纳入《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其技术参数包括:
      • 尺寸:4999mm×1996mm×1600mm,轴距 3000mm;
      • 动力:双电机版本总功率 508kW,CLTC 续航最高 760km;
      • 电池:宁德时代 101.7kWh 三元锂电池与比亚迪弗迪 96.3kWh 磷酸铁锂电池双供应商体系。

    • 小米 SU7 Ultra:作为高性能版本,SU7 Ultra 于 2024 年 11 月完成工信部备案,成为纽北 “最快四门量产车”。其备案信息显示:
      • 搭载小米自研 “澎湃 OS” 智能驾驶系统,支持城市 NOA;
      • 采用宁德时代麒麟电池,能量密度达 255Wh/kg,CLTC 续航 900km;
      • 预售价格 81.49 万元,计划 2025 年 3 月上市。


  2. 审批动态与市场影响
    • 政策红利:YU7 和 SU7 Ultra 均入选《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消费者可享受最高 10% 的购置税减免。
    • 产能规划:小米北京工厂年产能规划 30 万辆,2025 年第一季度已投产 YU7,SU7 Ultra 预计 2025 年第二季度量产。
    • 竞争格局:SU7 Ultra 的备案标志着小米正式进入高端市场,与特斯拉 Model S Plaid、蔚来 ET7 形成直接竞争。其 “纽北最快” 标签可能重塑消费者对小米品牌的认知。


三、技术标准适配与安全监管


  1. 新国标应对措施
    针对工信部 2025 年 4 月发布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小米已启动技术升级:
    • 热失控防护:SU7 Ultra 电池包采用 “玄武岩纤维 + 气凝胶” 双重隔热层,确保热失控后 15 分钟内不起火。
    • 底部撞击测试:新增直径 30mm 钢球 150 焦耳冲击测试,电池包结构通过强化压铸工艺提升抗冲击性能。
    • 快充循环验证:完成 300 次快充循环后,电池仍能通过外部短路测试,避免快充老化引发的安全隐患。

  2. 智能驾驶合规性
    针对近期 SU7 事故引发的 L2 级辅助驾驶责任争议,工信部要求小米强化用户教育:
    • 宣传规范:禁用 “自动驾驶” 等误导性术语,明确标注 “L2 级辅助驾驶,驾驶员需全程接管”。
    • 数据监控:通过车载终端实时采集驾驶员状态数据,在系统预警后 1 秒内未接管则强制退出智驾功能。
    • 保险创新:联合平安保险推出 “智驾责任险”,覆盖因系统故障导致的第三方责任险。


四、未来挑战与行业影响


  1. 产能爬坡压力
    小米北京工厂当前产能利用率约 60%,YU7 月均交付量约 8000 辆,距离年销 30 万辆目标仍有差距。产能瓶颈主要来自:
    • 供应链管理:宁德时代麒麟电池供应优先级较低,导致 SU7 Ultra 交付延迟。
    • 生产工艺:泰坦合金压铸工艺良率不足 70%,需进一步优化。

  2. 政策风险
    • 资质维持:工信部要求企业年产能利用率不低于 50%,若小米销量不及预期,可能面临资质注销风险。
    • 新国标过渡期:2026 年 7 月前需完成所有在产车型的新国标适配,预计单车成本增加 5%-10%。

  3. 行业标杆意义
    小米的工信部审批路径为新势力企业提供了 “技术突围 + 地方资源整合” 的范本。其独立资质的获取、新国标快速适配及高端车型备案,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 “技术合规性” 与 “市场竞争力” 并重的新阶段。未来,小米能否在产能、安全、品牌高端化之间取得平衡,将成为其持续发展的关键。

小米汽车工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