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ultra车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4-16 02:02:20 浏览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小米ultra车
小米汽车的首款高端纯电动车型SU7 Ultra已于 2025 年 2 月 27 日正式上市,作为小米汽车的旗舰产品,其核心定位是高性能智能电动轿跑,主打赛道级性能与科技生态融合。以下从产品定位、技术亮点、市场表现及用户体验四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产品定位与核心参数


小米 SU7 Ultra 的目标用户是追求极致性能与科技体验的高净值人群,其核心参数如下:
  • 动力性能:搭载三电机四驱系统(前 288kW + 后双 850kW),总功率 1138kW(1548 马力),0-100km/h 加速仅需1.98 秒,最高时速 350km/h,是目前量产电动车中的性能标杆。
  • 续航与充电:配备宁德时代麒麟 II 赛道专用电池(93.7kWh),CLTC 续航 630km,支持 800V 高压快充,10%-80% 充电仅需11 分钟,充电功率达 480kW。
  • 智能驾驶:搭载 Xiaomi HAD 智能驾驶系统,配备 128 线激光雷达、双英伟达 Orin 芯片(算力 508TOPS),支持城市 NOA、自动泊车、遥控召唤等功能,硬件冗余度对标特斯拉 FSD。
  • 赛道基因:采用碳纤维车身套件、碳陶制动盘、倍耐力 P ZERO 赛道轮胎(前 265/35 R21 + 后 305/30 R21),并在上海国际赛车场创下2 分 09 秒 944的量产车圈速纪录,超越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

二、技术亮点与生态整合


  1. 三电系统突破
    • 电机技术:后驱电机采用小米自研 V8s 电机,最高转速 27200rpm,功率密度达 11.98kW/kg,支持赛道模式下连续 10 次 0-100km/h 加速无衰减。
    • 电池安全:通过 CTB(Cell to Body)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将电池包与底盘整合,扭转刚度提升 30%,并通过针刺、挤压、火烧等极端测试。

  2. 智能生态
    • 人车家互联:支持小米手机无感解锁、智能家居远程控制,车内配备 16.1 英寸 3K 中控屏,搭载澎湃 OS 系统,可与米家设备无缝联动。
    • 软件定义汽车:支持 OTA 更新,2025 年 3 月推送的版本新增桌面小组件、防误踩油门功能,未来计划开放赛道模式自定义参数。

  3. 底盘与操控
    • 全主动悬架:配备双腔空气悬架 + CDC 电磁减振,支持 140mm 高度调节,可实现 “魔毯预瞄” 功能,通过云端大数据提前预判路面颠簸。
    • 四电机技术:虽未在 SU7 Ultra 上量产,但预研的超级四电机系统(2054 马力)已展示原地掉头、圆规掉头等黑科技,未来将应用于更高端车型。


三、市场表现与用户反馈


  1. 交付与销量
    • 截至 2025 年 4 月,小米汽车累计交付超 22 万辆,其中 SU7 Ultra 占比约 35%,顶配版交付周期长达 33 周,但用户取消率不足 2%,显示市场需求旺盛。
    • 2025 年交付目标上调至 35 万辆,产能主要由北京工厂双班生产支撑,新增的武汉工厂预计 2026 年投产。

  2. 竞品对比
    • 特斯拉 Model S Plaid:售价 102.89 万元,0-100km/h 加速 2.1 秒,续航 672km,品牌溢价高但智能驾驶功能国内受限。
    • 比亚迪汉 L EV:预售价 27 万起,搭载 3 万转电机,快充 5 分钟续航 407km,性价比突出但赛道性能不及 SU7 Ultra。
    • 蔚来 ET7:主打换电与服务生态,续航超 1000km,但加速(3.8 秒)与价格(53.6 万起)均不占优。

  3. 用户评价
    • 正面:加速性能、赛道表现、智能座舱获好评,充电网络覆盖超 102 万桩(含合作品牌),补能便利性优于多数新势力。
    • 争议:车机系统偶发卡顿、售后服务网点集中在一二线城市,部分用户反馈维修等待时间较长。


四、购买建议与未来展望


  1. 适合人群
    • 科技极客:追求极致性能与智能体验,愿意为小米生态买单。
    • 赛道爱好者:看重纽北圈速、碳陶制动等赛道化配置。
    • 品牌粉丝:认可小米 “技术平权” 理念,支持本土高端品牌。

  2. 需注意事项
    • 交付周期:顶配版需等待 8 个月以上,建议优先选择标准版或置换现车。
    • 使用成本:赛道模式能耗较高(百公里 16.5kWh),保险费用约 1.3 万元 / 年,保养成本与 BBA 相当。

  3. 未来计划
    • 2025 年推出 SU7 Ultra 纽北限量版(81.49 万元),搭载赛道专用电池与空气动力学套件。
    • 2026 年量产四电机车型,支持完全自动驾驶,充电网络扩展至 200 万桩。


总结


小米 SU7 Ultra 以52.99 万元的定价,将百万级超跑性能下探至主流市场,凭借三电机架构、800V 高压平台、全主动悬架等技术,成为 2025 年电动车市场的 “性能标杆”。尽管在品牌积淀与售后服务上仍需完善,但其 “技术普惠” 的理念与小米生态的整合能力,已对特斯拉、保时捷等传统豪华品牌构成实质性威胁。若你追求极致速度与科技体验,且能接受较长的交付周期,SU7 Ultra 是目前 50 万级电动车的最优解之一。
小米ultra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