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汽车板块股票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4-16 02:01:49 浏览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小米汽车板块股票主要涉及与小米汽车供应链、技术合作及生态协同相关的上市公司。以下从核心领域、市场动态、投资逻辑及风险提示四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核心领域及代表性企业


1. 动力电池与能源系统


  • 宁德时代(300750.SZ):全球动力电池龙头,为小米 SU7 Ultra 独家供应三元锂麒麟电池,能量密度达 255Wh/kg,支持 800km 续航。2025 年 Q1 订单同比激增 200%,技术迭代推动毛利率提升至 25% 以上。
  • 比亚迪(002594.SZ):旗下弗迪电池为小米 SU7 低配版提供磷酸铁锂刀片电池,主打性价比,成本较宁德时代低 15%。
  • 贝特瑞(835185.BJ):全球锂电负极材料龙头,硅碳负极技术适配小米快充需求,间接供应电池材料。

2. 电驱与动力系统


  • 汇川技术(300124.SZ):与小米联合研发 21000rpm V6s 超级电机,扭矩密度行业领先,子公司汇川联合动力为 SU7 全系提供驱动总成。2024 年净利润同比增长 68%,深度绑定理想、小米双供应链。
  • 湘油泵(603319.SH):核心动力部件供应商,手握 200 万套订单,覆盖小米未来三年产能,2025 年营收占比预计超 25%。

3. 智能驾驶与座舱


  • 德赛西威(002920.SZ):提供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及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搭载高通 8295 芯片,支持五音区语音交互,2025 年订单占比小米智能座舱采购量 30%。
  • 光庭信息(301221.SZ):参与小米智能座舱软件开发,隐形冠军,2024 年订单金额超 5 亿元,受益汽车软件定义趋势。
  • 禾赛科技(未上市):激光雷达供应商,为小米 SU7 Pro/Max 提供 AT128 超高清远距激光雷达,风阻系数降低 4%,2025 年量产交付量预计达 20 万台。

4. 热管理与底盘系统


  • 银轮股份(002126.SZ):独供热管理系统,适配 800V 高压平台,2025 年订单占比超 20%,年内涨幅 61.59%,净利润预增 50%+。
  • 凯众股份(603037.SH):底盘悬架减震元件国内市占率超 30%,通过小米缓冲块供应商审核,2024 年净利润预增 35%。

5. 车身与轻量化材料


  • 拓普集团(601689.SH):供应座椅及空气悬架系统,单车价值超 5000 元,2025 年配套量预计达 20 万套,覆盖特斯拉、小米等头部车企。
  • 祥鑫科技(002965.SZ):独家供应 SU7 一体化压铸后底板,切入轻量化赛道,墨西哥基地覆盖北美出口需求,2025 年营收占比小米采购量 15%。

6. 充电与配套服务


  • 泓淋电力(301439.SZ):为小米 SU7 及 SU7 Ultra 定制充放电一体设备,支持家用插座即插即用,订单排至 2025 年 Q4,产能利用率超 90%。
  • 经纬电缆(未上市):供应车内高压连接棒,弯曲度误差控制在 0.01 毫米,唯一供应商,2025 年预计营收贡献 3 亿元。

二、市场动态与投资逻辑


1. 政策驱动


  • 2025 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总额达 4000 亿元,其中中央层面报废更新补贴最高 2 万元 / 台,置换补贴新能源车最高 1.5 万元 / 台。地方政策如湖北省对新能源车分档补贴(10-20 万元补 1.2 万元),直接刺激小米汽车销量。

2. 销量与产能


  • 小米汽车 2025 年交付目标上调至 35 万辆,SU7 系列累计锁单超 18.38 万台,Q1 上险量 7.46 万台,北京二期工厂年中投产,产能提升至 50 万辆 / 年。
  • 供应链企业受益于规模效应,如宁德时代单车电池价值超 8 万元,拓普集团空气悬架系统单车价值 5000 元,订单弹性显著。

3. 技术迭代


  • 小米 SU7 Ultra 搭载 Xiaomi HAD 端到端全场景智能驾驶,总算力达 11.45EFLOPS,积累 1000 万 Clips 场景数据,带动激光雷达、域控制器等零部件需求。
  • 轻量化趋势下,祥鑫科技一体化压铸后底板减重 20%,凯众股份镁合金支架技术降低车身重量 15%。

4. 券商观点


  • 国泰君安:看好小米汽车品牌向上,推荐无锡振华(车身结构件)、模塑科技(保险杠)、拓普集团(空气悬架)。
  • 招银国际:上调小米集团目标价至 54.53 港元,看好 SU7 Ultra 订单超预期及 SUV 车型 YU7 上市带动盈利改善。

三、风险提示


  1. 订单波动:小米汽车近几周锁单量下滑至 1.3 万台,部分供应商(如奥特佳、鹏翎股份)面临短期订单压力,但存量订单充足,生产仍满负荷。
  2. 技术竞争:华为、特斯拉等对手加速布局智能驾驶,德赛西威、光庭信息等企业需持续投入研发以保持技术优势。
  3. 供应链风险: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供应商议价能力强,小米汽车毛利率承压,2024 年汽车业务亏损 62 亿元,依赖集团资金支持。
  4. 政策不确定性: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可能影响销量,若 2025 年补贴规模不及预期,供应链企业业绩或受冲击。

四、投资策略建议


  1. 核心标的
    • 高弹性:宁德时代(电池)、汇川技术(电驱)、拓普集团(空气悬架),受益小米汽车销量爆发。
    • 技术壁垒:德赛西威(智能座舱)、凯众股份(智能底盘),适配小米智能化升级需求。
    • 政策红利:银轮股份(热管理)、祥鑫科技(轻量化),受益新能源补贴及行业趋势。

  2. 关注方向
    • 充电技术:泓淋电力(便携充电设备)、经纬电缆(高压连接棒),小米快充技术迭代带来增量。
    • 软件服务:华天软件(试制管理系统)、光庭信息(智能座舱开发),汽车软件定义趋势下的隐形冠军。

  3. 风险对冲:分散配置电池(宁德时代)、电驱(汇川技术)、智能驾驶(德赛西威)等多环节,降低单一领域波动影响。

总结:小米汽车板块兼具政策红利、技术迭代及销量增长逻辑,但需警惕订单波动与供应链风险。建议优先选择技术壁垒高、订单弹性大的核心供应商,同时跟踪小米汽车产能释放及 SU7 Ultra 市场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