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称澄清:“小米 8 汽车” 并非官方命名
根据小米汽车官方声明及权威媒体报道,“小米 8 汽车” 并非小米汽车的正式车型名称。这一名称可能源于以下两种情况:
- 手机命名习惯的延伸:小米手机产品线中存在 “小米 8”(如 2018 年发布的小米 8 系列),但汽车产品采用独立命名体系(如 SU7、YU7),两者无直接关联。
- 市场传闻与误解:2024 年曾有网络传言称小米第二款车型将命名为 “SU8”,但小米公关部总经理王化明确辟谣称 “SU8 不存在”,并强调新车命名尚未敲定。
二、小米汽车 2025 年核心车型解析
1. 小米 SU7 Ultra:性能旗舰的极致进化
- 定位:小米 SU7 系列的高性能版本,主打赛道级性能与豪华科技。
- 核心亮点:
- 动力系统:搭载三电机(前 V6s + 后双 V8s),综合功率 1548 马力,0-100km/h 加速仅需 1.98 秒,极速 350km/h,超越特斯拉 Model S Plaid 等百万级豪车。
- 智能科技:配备 Xiaomi HAD 端到端全场景智驾系统,支持无图城市领航、漫游寻位泊车等功能,算力达 11.45EFLOPS,场景数据积累超 1000 万段。
- 设计美学:采用碳纤维材质车身、主动扩散器、赛道级散热系统,风阻系数低至 0.21,内饰融入 Alcantara 材质与赛车桶椅。
- 价格与交付:标准版 52.99 万元,纽北限量版 81.49 万元,2025 年 2 月已开启交付,4 月上海车展正式亮相。
2. 小米 YU7(御 7):首款中大型 SUV
- 定位:小米汽车第二款车型,主打家庭用户与长途出行。
- 核心亮点:
- 尺寸与空间:车长 4999mm,轴距 3000mm,提供大五座布局,后备厢容积达 580L(扩展后 1500L)。
- 动力与续航:
- 后驱版:单电机 235kW,磷酸铁锂电池,CLTC 续航 700km。
- 四驱版:双电机综合功率 508kW,三元锂电池,CLTC 续航 820km。
- 智能配置:搭载骁龙 8295 芯片、小米澎湃 OS,支持语音控制、车家互联,配备电子后视镜与双屏显示技术。
- 上市计划:2025 年 6-7 月正式上市,预售价 25 万 - 40 万元,已开启盲订。
三、技术突破与市场布局
1. 三电系统升级
- 电池技术:SU7 Ultra 采用 93.7kWh 三元锂电池,支持 5.2C 超充(11 分钟补能 300km);YU7 搭载宁德时代 / 弗迪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至 200Wh/kg 以上。
- 电机创新:V8s 电机功率密度达 9.5kW/kg,YU7 四驱版采用四电机独立控制,支持原地掉头、“太空步” 泊车等功能。
2. 智能生态整合
- Xiaomi HAD 智驾系统:通过大模型训练优化算法,覆盖高速、城区、泊车全场景,2025 年计划开放 100 城无图领航。
- 人车家互联:与小米手机、智能家居无缝联动,支持远程控车、跨设备导航、家庭影院模式等。
3. 产能与交付目标
- 工厂扩建:北京亦庄工厂二期 2025 年中投产,年产能提升至 50 万辆。
- 销量目标:2025 年交付量目标从 30 万辆上调至 35 万辆,同比增长 159%,冲刺新势力第一梯队。
四、市场争议与挑战
- 交付周期压力:SU7 系列订单积压超 15 万辆,标准版交付需 30-33 周,部分用户因等待周期过长转向竞品。
- 品牌溢价争议:SU7 Ultra 定价 52.99 万元,虽性能领先,但品牌认知度仍需时间积累,对比特斯拉、保时捷等传统豪华品牌存在差距。
- 安全事件影响:2025 年 4 月湛江 SU7 碰撞起火事故引发公众对电池安全性的关注,小米回应称火情由第三方车辆锂电池引燃,最终调查结果待官方公布。
五、用户选择建议
- 追求极致性能:SU7 Ultra 适合预算充足、热衷赛道体验的用户,其 1.98 秒破百性能与碳纤维套件在同价位无直接竞品。
- 家庭实用需求:YU7 凭借大空间、长续航(820km)及 25 万元起售价,更适合多场景家庭出行。
- 性价比优先:SU7 标准版(21.59 万元起)仍为 20 万 - 30 万元纯电轿车市场的热门选择,CLTC 续航 700km + 智驾终身免费使用权极具竞争力。
总结
“小米 8 汽车” 并非真实存在的车型,小米汽车 2025 年的重心在于 SU7 Ultra 的性能突破与 YU7 的市场拓展。随着产能释放与技术迭代,小米正以 “高性价比 + 生态整合” 策略加速抢占新能源市场,但品牌高端化与交付效率仍是其面临的核心挑战。建议消费者关注官方渠道信息,结合自身需求理性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