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小米 SU7 系列:性能与科技的标杆
1. 小米 SU7(2024 款)
- 定位:中大型纯电轿车,主打运动轿跑风格,对标特斯拉 Model 3、比亚迪汉 EV。
- 价格:21.59 万 - 29.99 万元。
- 核心配置:
- 动力:提供单电机后驱(220kW,5.28 秒破百)和双电机四驱(495kW,2.78 秒破百)版本,CLTC 续航最高 830 公里。
- 智能座舱:搭载 16.1 英寸 3K 中控屏、56 英寸 HUD 和骁龙 8295 芯片,支持澎湃 OS 系统、语音交互及米家生态联动。
- 智能驾驶:标配高速领航辅助、自动泊车,城市 NOA 功能计划 2025 年 8 月全国开通。
- 市场表现:2024 年累计交付超 13.5 万辆,2025 年 3 月单月销量 29244 辆,位列纯电车型销量前五。
2. 小米 SU7 Ultra(2025 款)
- 定位:高性能赛道版车型,对标特斯拉 Model S Plaid、极氪 001 FR。
- 价格:标准版 52.99 万元,纽北限量版 81.49 万元。
- 核心配置:
- 动力:三电机系统(双 V8S+V6S),综合功率 1548 马力,0-100km/h 加速 1.98 秒,最高时速 350km/h,CLTC 续航 630 公里。
- 赛道技术:碳陶瓷制动盘、Bilstein EVOT1 绞牙避震、碳纤维车身套件,纽北圈速 6 分 46 秒 874,创全球四门量产车纪录。
- 充电性能:897V 高压平台,5.2C 超充倍率,11 分钟补能 510 公里(需小米官方超充桩)。
- 市场定位:限量发售,主打极致性能与品牌溢价,2025 年 3 月上市后 10 分钟小订 3680 台。
二、小米 YU7 SUV:首款 SUV 车型,对标 Model Y
- 定位:中大型纯电轿跑 SUV,预计 2025 年 6-7 月上市。
- 核心配置:
- 设计:车长 4999mm,轴距 3000mm,溜背造型,隐藏式门把手,环形尾灯,风阻系数 0.23Cd。
- 动力:
- 双电机四驱版:前 220kW + 后 288kW,综合功率 508kW(691 马力),CLTC 续航 760 公里(101.7kWh 三元锂电池)。
- 单电机后驱版:235kW,CLTC 续航 820 公里(96.3kWh 磷酸铁锂电池)。
- 智能配置:配备激光雷达,支持高阶智驾系统,或采用环形投影屏替代传统仪表盘。
- 价格预测:预计起售价 23.59 万元,高配版或达 35 万元,对标特斯拉 Model Y、小鹏 G9。
三、技术亮点与供应链布局
- 三电系统:
- 电池:SU7 Ultra 搭载宁德时代麒麟 Ⅱ 赛道专用电池,YU7 采用宁德时代三元锂 / 磷酸铁锂电池,支持 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
- 电机:自研 V8S 电机,转速 27200rpm,效率达 97.5%。
- 智能生态:
- 澎湃 OS:跨设备无缝连接,支持手机、车机、智能家居联动。
- 智驾系统:端到端全场景智驾(含城市 NOA)累计测试超 1 亿公里,计划 2025 年内测。
- 供应链:
- 核心供应商:宁德时代(电池)、汇川联合动力(电机)、禾赛科技(激光雷达)、蓝思科技(玻璃组件)、欧菲光(摄像头)。
- 充电网络:接入全国超 102 万根第三方充电桩,覆盖 88.1% 高速服务区,兼容性 99%。
四、市场挑战与用户反馈
- 销量波动:SU7 2025 年 3 月销量 2.9 万辆,但近期周销量因质量争议(如 “3・29 爆燃事故”)下滑至 0.5 万辆。
- 用户评价:
- 优点:加速性能、续航表现、智能座舱获好评,保值率达 91%(SU7 创始版一年后二手价 26.7 万元)。
- 缺点:车机系统偶发黑屏死机、智能泊车误判、售后服务效率待提升。
五、未来规划
- 车型扩展:
- 增程式 SUV(昆仑):2026 年推出,定位 15 万元级三排座车型,或由东风代工。
- 超高端车型:网传小米正研发对标保时捷 Taycan 的旗舰轿车,预计 2026 年发布。
- 产能提升:北京工厂二期 2025 年中投产,年产能 15 万辆,总产能达 30 万辆。
- 技术投入:2025 年研发投入超 300 亿元,重点布局自研电子电气架构、智能底盘及 800V 高压平台。
总结
小米汽车凭借 SU7 系列和 YU7 SUV,已在 20 万 - 80 万元价格区间形成差异化产品矩阵,主打高性能、智能化和生态协同。尽管面临市场竞争和质量争议,但其技术积累与供应链整合能力仍具潜力。未来,随着增程式车型和超充网络的完善,小米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