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旗舰车型迭代:SU7 Ultra 重塑性能标杆
2025 年 2 月 27 日上市的小米 SU7 Ultra,以 52.99 万元起售价开启电动性能车新纪元。其核心亮点包括:
- 赛道级动力:搭载三电机系统(双 V8s + 单 V6s),综合功率 1548 马力,0-100km/h 加速仅需 1.98 秒,最高时速 350km/h,性能参数超越特斯拉 Model S Plaid(1020 马力,2.1 秒破百)和保时捷 Taycan Turbo S(761 马力,2.8 秒破百)。
- 纽北调校底盘:通过连续两圈赛道测试验证散热系统,搭配碳陶瓷制动盘(前 430mm / 后 410mm),100-0km/h 刹停距离仅 30.8 米,支持合法上路的碳纤维固定尾翼与主动扩散器,原厂即可下赛道。
- 智驾升级:搭载 Xiaomi HAD 端到端全场景智驾系统,支持无图城市领航、漫游寻位泊车等功能,算力达 11.45EFLOPS,场景数据积累超 1000 万段,城区和高速场景表现更拟人化。
- 豪华配置:提供 5 种车漆、21 处碳纤维部件可选,内饰采用黑黄 / 黑红双拼配色,标配 7.1 英寸液晶仪表、16.1 英寸中控屏及碳纤维运动方向盘,座椅支持主动侧翼支撑升级。
二、SUV 新物种:YU7 开启双线布局
小米首款 SUV 车型 YU7(中文命名 “御 7”)计划于 2025 年 6-7 月上市,定位中大型纯电 SUV,核心配置包括:
- 设计语言:延续 SU7 家族风格,4999mm 车长 + 3000mm 轴距,全隐藏式门把手与悬浮式尾翼设计,提供 245/55 R19 至 275/40 R21 多种轮毂选择,风阻系数优化至 0.23Cd。
- 动力续航:搭载双电机系统(130kW/235kW),综合功率 691 马力,最高车速 240km/h,CLTC 续航达 820km(101.7kWh 磷酸铁锂电池),支持 5.2C 高倍率充电,15 分钟补能 500km。
- 智能座舱:配备 16.1 英寸中控屏、56 英寸 HUD 及骁龙 8295 芯片,支持小米澎湃 OS 车机系统,实现手机、车机、家居五屏联动,后排可选装小米 Pad 拓展屏。
- 安全配置:采用钢铝混合车身,通过 40 项碰撞测试,电池包配备防弹涂层,支持自动紧急制动、车道保持等 L2 + 级辅助功能。
三、市场表现与产能规划
- 销量突破:截至 2025 年 3 月,小米 SU7 累计交付超 18 万辆,3 月单月交付 29244 辆,位列纯电动车销量第五。SU7 Ultra 上市三天大定超 1.9 万台,锁单破万,全年目标 35 万辆。
- 产能提升:北京工厂二期预计 2025 年完工,双班生产模式下年产能可达 60 万辆,配合供应链优化,交付周期缩短至 4-6 周。
- 渠道扩张:2025 年计划新增 300 家门店,覆盖全国 80 城,同时在德国慕尼黑建立研发中心,为 2027 年进军欧洲市场铺路。
四、技术争议与安全升级
- 智驾系统争议:2025 年 3 月安徽高速事故中,SU7 标准版 NOA 系统因未识别施工障碍物导致碰撞,暴露纯视觉方案对静止物体识别不足的问题。小米回应称将优化预警机制,延长接管响应时间,并计划为标准版加装激光雷达。
- 电池安全:事故车辆使用弗迪磷酸铁锂电池,小米自主完成系统集成。针对电池爆燃问题,小米宣布升级电池防护技术,新增 “铠甲笼式” 结构与热失控隔离设计,并承诺为 2024 年 12 月前交付的车辆免费更换防护套件。
- 应急设计优化:针对车门机械拉手隐蔽问题,小米将在 2025 年 6 月 OTA 中加入语音解锁功能,并在车机界面增加应急操作引导动画。
五、生态整合与未来战略
- 人车家全生态:通过小米澎湃 OS 实现手机、汽车、家居无缝联动,支持地理围栏自动切换回家模式,车内语音控制智能家居设备,以及手机 NFC 无感解锁车辆。
- 全球化布局:除欧洲研发中心外,小米计划在东南亚、中东等市场试点右舵车型,首款出口车型为 SU7 RHD 版,2025 年 Q4 启动预售。
- 技术储备:固态电池研发进入中试阶段,能量密度目标 450Wh/kg,计划 2026 年搭载于 SU7 下一代车型;超快充技术实现充电 10 分钟续航 500km,配套 600kW 液冷超充桩 2025 年覆盖一线城市。
总结
小米汽车正以 “性能突围 + 生态破局” 双线策略加速扩张,SU7 Ultra 与 YU7 的推出标志着其从入门市场向高端化迈进。尽管面临智驾安全与品牌溢价挑战,但小米凭借供应链整合能力与生态优势,有望在 2025 年冲击 35 万辆销量目标,成为新能源市场的重要变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