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品牌背景与定位
1. 小米汽车:生态驱动的科技新势力
- 成立时间:2021 年正式宣布造车,2024 年首款车型 SU7 上市。
- 股东构成:小米集团全资控股,雷军亲自带队,整合小米生态链资源。
- 核心定位:主打 “智能生态 + 高性价比”,瞄准 20 万 - 40 万元主流市场,目标用户为年轻科技爱好者与小米生态用户。
- 技术路径:依托小米澎湃 OS 系统、AIoT(万物互联)生态,实现车机与手机、智能家居的无缝联动。
2. 智己汽车:传统巨头与互联网的跨界融合
- 成立时间:2020 年由上汽集团、张江高科、阿里巴巴联合打造。
- 股东构成:上汽集团(技术与制造)+ 张江高科(政府资源)+ 阿里巴巴(智能系统),2023 年引入奥迪作为技术合作伙伴。
- 核心定位:聚焦 30 万 - 50 万元高端市场,主打 “用户数据权益” 与 “智能驾驶”,目标用户为追求科技体验的中高收入群体。
- 技术路径:依托上汽集团的制造能力与阿里的斑马智行系统,率先实现城市 NOA(领航辅助)等高阶智驾功能。
二、产品矩阵与技术亮点
1. 小米汽车:性能与生态双轮驱动
- 代表车型:
- SU7(2024 年上市):轿跑设计,搭载小米澎湃 OS,支持无图城市 NOA,售价 21.59 万 - 29.99 万元。
- SU7 Ultra(2025 年升级款):三电机系统,综合功率 1548 马力,0-100km/h 加速 1.98 秒,售价 52.99 万元起,对标特斯拉 Model S Plaid。
- YU7(2025 年中上市):中大型 SUV,搭载小米全栈自研的 Xiaomi HAD 智驾系统,预售价或高于 SU7。
- 技术亮点:
- 全场景智能驾驶:Xiaomi HAD 端到端系统支持无图城市领航、极窄库位泊车等功能。
- 人车家生态联动:通过小米手机、智能家居设备远程控制车辆,实现跨设备协同。
- 性价比优势:SU7 Ultra 以 52.99 万元价格对标百万级豪车,动力性能与智驾配置领先同价位车型。
2. 智己汽车:豪华与智能的高端化探索
- 代表车型:
- LS6(2024 年上市):中大型智能轿跑 SUV,搭载 “全程 AI 舱” 与灵蜥数字底盘,售价 20.99 万 - 30.29 万元。
- L6(2025 年上市):首款搭载 “VMC 智慧数字底盘” 的车型,支持 6 自由度协同控制,售价未公布。
- LS7(2023 年上市):纯电 SUV,配备零重力座椅与智能灯光系统,售价 28.98 万 - 45.98 万元。
- 技术亮点:
- 用户数据权益计划:用户可通过驾驶行为积累 “原石”,兑换硬件升级或服务权益。
- 直觉式智驾:IM AD 3.0 系统基于端到端大模型,实现 L2-L4 级自动驾驶量产能力。
- 豪华配置:LS7 配备半幅方向盘、26.3 英寸巨幅智慧屏,主打 “移动私人影院” 体验。
三、市场表现与竞争格局
1. 小米汽车:快速崛起的搅局者
- 销量增长:SU7 上市后月销量突破 1.5 万辆,2024 年累计交付超 10 万辆,跻身新势力第一梯队。
- 市场策略:以 “高配低价” 策略切入市场,SU7 Ultra 通过性能参数碾压同价位车型,吸引性能车用户。
- 挑战:品牌溢价不足,充电网络依赖第三方,部分用户反馈高速续航衰减明显。
2. 智己汽车:高端市场的稳扎稳打
- 销量表现:2023 年销量 3.8 万辆,2024 年 8 月交付 6117 台,但 9 月因 LS6 上市初期产能问题下滑至 4516 台。
- 市场策略:聚焦一线城市,通过 “原石谷” 用户运营体系增强用户粘性,2025 年计划推出增程车型拓展下沉市场。
- 挑战:品牌认知度较低,售后服务网点集中于一二线城市,三四线用户覆盖不足。
四、用户场景与选购建议
1. 选小米汽车:适合追求生态互联与性价比的用户
- 推荐车型:SU7(城市通勤)、SU7 Ultra(性能爱好者)。
- 核心优势:
- 小米生态深度整合:手机、智能家居与车机无缝联动,适合小米生态用户。
- 极致性价比:SU7 Ultra 以 52.99 万元价格提供百万级性能,硬件配置远超同价位竞品。
- 本土化智驾:Xiaomi HAD 系统针对中国路况优化,城市 NOA 体验优于特斯拉 Autopilot。
2. 选智己汽车:适合注重豪华体验与高阶智驾的用户
- 推荐车型:LS6(家用 SUV)、LS7(高端市场)。
- 核心优势:
- 用户数据权益:通过驾驶行为积累 “原石”,可兑换激光雷达升级等权益,长期使用成本更低。
- 豪华配置:LS7 的零重力座椅、半幅方向盘等设计,营造科技感与舒适性兼备的座舱体验。
- 高阶智驾:IM AD 3.0 系统已实现全国无图城市 NOA 覆盖,适合对自动驾驶有高需求的用户。
五、未来趋势与行业对比
1. 技术竞争焦点
- 智能驾驶:小米与智己均布局端到端大模型,但小米侧重生态协同,智己强调数据闭环。
- 补能体系:小米加速自建超充网络,智己与宁德时代合作换电技术,未来或在补能效率上展开竞争。
2. 行业地位
- 小米:凭借生态优势与性价比,有望成为 20 万 - 30 万元市场的主流品牌。
- 智己:依托上汽集团的制造能力与阿里的技术支持,在高端市场与蔚来、小鹏形成差异化竞争。
3. 潜在合作可能性
- 供应链协同:双方可能在电池、芯片等领域共享供应商,但暂无官方合作计划。
- 生态互补:小米的 AIoT 生态与智己的用户数据权益体系存在整合空间,未来或探索跨品牌合作。
总结
小米与智己汽车虽无直接关联,但均代表了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创新方向。小米以生态互联与性价比见长,适合追求科技感与实用性的用户;智己则以豪华体验与高阶智驾为核心,吸引注重品质与前沿技术的消费者。若您是小米生态用户或预算有限,小米 SU7 系列是更优选择;若您追求高端配置与自动驾驶,智己 LS6/LS7 值得重点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