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空间表现:同级领先的容积与灵活性
- 基础容积
- 标准后备箱:小米 SU7 全系标配 517 升后备箱(部分车型为 493 升),可容纳 28 英寸行李箱 ×1、20 英寸行李箱 ×2 及多个背包,满足家庭出行或长途旅行需求。
- 前备箱:额外提供 105 升前备箱,远超特斯拉 Model S(86 升)和保时捷 Taycan(84 升),可存放充电枪、小型行李等。
- 扩展能力
- 后排座椅放倒:支持 4/6 比例放倒,放倒后后备箱进深达 2000mm,最大容积扩展至 1959 升,可轻松装载家具、滑雪板等大件物品。
- 隐藏储物格:后备箱底板下方设有独立储物格,可收纳应急工具、充电线等,避免物品散落。
二、智能功能:便捷与安全的双重保障
- 电动尾门与防夹技术
- 电动开启:支持中控屏、手机 APP、遥控钥匙、脚踢感应四种开启方式,尾门高度可自定义记忆。
- 防夹保护:关闭过程中检测到障碍物会自动回弹,并通过蜂鸣器提醒,避免夹伤或损坏物品。
- 智能联动与生态融合
- 小米澎湃 OS 联动:通过手机 APP 可远程控制尾门开关,还能与智能家居设备联动(如到家自动开启后备箱存放快递)。
- 语音控制:支持 “小爱同学” 语音指令开启尾门,双手持物时更便捷。
三、细节设计:实用主义与人性化考量
- 多功能分区
- 可调节底板:后备箱底板支持高低两档调节,低位模式提升装载高度,高位模式释放下方隐藏空间。
- 固定锚点与网兜:配备 4 个锚点和弹性网兜,可固定易滚动物品(如桶装水),防止行驶中晃动。
- 照明与便利性
- LED 照明:后备箱顶部和两侧均配备 LED 灯,夜间取物更清晰。
- 12V 电源接口:支持外接车载冰箱、吸尘器等电器,露营场景实用。
- 选装配置
- 防水垫与托盘:可选装防水耐磨垫,方便清洁;折叠式托盘支持分类储物,提升空间利用率。
四、用户反馈与优化
- 初期问题与解决方案
- 漏水问题:部分早期批次车辆因密封条安装问题出现漏水,厂商已通过更换密封条和加强质检解决。
- 照明不足:用户反馈后备箱灯光较暗,厂商提供付费升级 LED 灯条服务(约 200 元),或支持用户自行 DIY 安装。
- 市场竞争力
- 对比竞品:与特斯拉 Model 3(425 升)、比亚迪汉(425 升)相比,小米 SU7 的后备箱容积更具优势;前备箱容积更是碾压同级。
- 性价比:21.59 万元起售的标准版已标配电动尾门、防夹功能,高配车型(如 Ultra 版)还提供碳纤维饰板等豪华配置。
五、2025 款 SU7 Ultra 的升级亮点
- 性能与空间的平衡:尽管搭载三电机系统和碳陶瓷刹车盘,SU7 Ultra 的后备箱容积仍保持 454 升,与普通版 SU7 相当,未因性能升级牺牲实用性。
- 赛道化设计:尾部主动扩散器和碳纤维尾翼未影响后备箱开口,装载大件物品时仍保持便利性。
总结:科技与实用的完美结合
小米 SU7 的后备箱设计以 “大空间 + 智能化” 为核心,兼顾日常使用与场景拓展。从电动尾门到生态联动,从防夹保护到细节收纳,每一处都体现了小米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尽管初期存在一些质量问题,但厂商的快速响应和优化措施增强了用户信心。对于追求性价比与科技感的消费者,小米 SU7 的后备箱无疑是同级别中的 “优等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