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小米 SU7 Ultra 的定位与定价策略
小米 SU7 Ultra 于 2025 年 2 月 27 日正式上市,起售价为 52.99 万元,顶配纽北限量版为 81.49 万元。尽管未突破百万元,但小米在宣发中强调其 “100 万内最豪华的性能车” 定位,通过以下策略重塑市场认知:
- 性能对标超跑:搭载三电机系统,综合马力 1548 匹,0-100km/h 加速 1.98 秒,极速 350km/h,性能参数超越特斯拉 Model S Plaid(1020 马力,2.1 秒破百)和保时捷 Taycan Turbo S(761 马力,2.8 秒破百)。
- 豪华配置拉满:全车 21 处碳纤维部件(减重 87kg)、镀金车标、碳陶刹车盘、赛道级散热系统,以及 Alcantara 材质与碳纤维内饰的组合,营造百万级豪华感。
- 智能驾驶免费:标配 Xiaomi HAD 端到端全场景智驾系统,支持无图城市领航、极窄车位泊出等功能,终身免费使用,对比特斯拉 FSD(6.4 万元)更具竞争力。
二、市场热度与销量表现
小米 SU7 Ultra 的定价策略成功打破了传统豪车市场的格局:
- 订单暴增:发布后 3 天锁单量突破 1 万台,提前完成年度目标;2025 年 4 月单周新增锁单 1.9 万份,其中 25%-30% 为顶配版,50 万元级车型销量已跻身新势力前三甲。
- 海外溢价:在海外市场,顶配版 SU7 Max 被加价至 100 万元求购,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一车难求的现象,侧面反映其全球竞争力。
- 产能瓶颈:北京工厂 24 小时运转,交付周期延长至 13-16 周(标准版甚至需 40 周),武汉工厂建设加速,预计 2026 年产能将突破 100 万辆。
三、与竞品的差异化竞争
小米 SU7 Ultra 通过 “性能 + 科技 + 生态” 三重优势,在 50 万元级市场形成独特竞争力:
维度 | 小米 SU7 Ultra | 特斯拉 Model S Plaid | 保时捷 Taycan Turbo S |
---|---|---|---|
售价 | 52.99 万起(顶配 81.49 万) | 81.49 万 | 183.8 万 |
动力性能 | 1548 马力,1.98 秒破百 | 1020 马力,2.1 秒破百 | 761 马力,2.8 秒破百 |
智能驾驶 | Xiaomi HAD 终身免费,端到端大模型 | FSD 需额外付费 6.4 万 | 基础智驾功能有限 |
生态联动 | 人车家全场景互联(手机、家居无缝连接) | 仅支持车机互联 | 传统豪华品牌生态封闭 |
赛道能力 | 原厂即可下赛道,纽北圈速挑战计划中 | 赛道模式需额外激活 | 赛道表现依赖选装包 |
四、用户与行业评价
- 消费者反馈:
- 性能爱好者:“1.98 秒破百的加速感媲美超跑,但日常驾驶舒适性远超传统跑车。”
- 科技用户:“HyperOS 系统与米家设备的联动体验,让智能座舱真正实现了‘手机上车’。”
- 性价比追求者:“50 多万买到百万级性能,小米再次颠覆行业定价逻辑。”
- 行业分析:
- 传统车企压力:SU7 Ultra 的上市迫使 BBA 加速电动化转型,保时捷 Taycan 等车型不得不推出降价促销策略。
- 新势力冲击:问界 M9、理想 MEGA 等车型在 50 万元级市场的份额被分流,小米通过 “性能 + 生态” 组合开辟新赛道。
- 供应链影响:碳纤维、碳化硅等高端材料需求激增,推动国内汽车供应链向高附加值领域升级。
五、未来展望与挑战
- 产品规划:小米计划 2025 年推出 SUV 车型 YU7,定位中大型跨界车,售价或高于 SU7,进一步完善高端产品线。
- 技术迭代:下一代 V9 电机研发中,预计 2026 年上车,综合马力或突破 2000 匹,续航提升至 800km 以上。
- 全球化布局:欧洲市场首站定于德国,计划 2025 年下半年开启预售,与特斯拉、保时捷正面竞争。
- 挑战:品牌溢价不足(部分用户仍认为 “小米 = 低价”)、充电网络覆盖不足、高端供应链稳定性(如碳纤维产能)。
总结
小米 SU7 Ultra 虽未直接推出 100 万元车型,但其通过 “性能越级、科技普惠、生态整合” 的策略,在 50 万元级市场实现了对传统豪车的降维打击。其成功不仅验证了小米 “高端化” 战略的可行性,也为中国品牌冲击全球豪华车市场提供了新范式。对于消费者而言,SU7 Ultra 是目前 50 万 - 80 万元区间内,性能、智能、豪华与性价比的最优解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