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小米 SU7 Ultra:性能与科技的巅峰之作
作为小米汽车的旗舰车型,SU7 Ultra 以 “赛道级性能” 为核心卖点,搭载三电机系统(前电机 288kW + 后双电机各 425kW),综合马力高达1548 匹,零百加速仅需1.98 秒,最高时速可达350km/h,是目前全球最快的四门量产电动车之一。其性能参数已超越保时捷 Taycan Turbo S(零百加速 2.8 秒)等传统豪华品牌车型,甚至在成都天府、株洲国际等赛道创下 “最速四门量产车” 纪录。
在配置方面,SU7 Ultra 采用17 处碳纤维套件(包括前舱盖、尾翼、扩散器等),整车风阻系数低至0.195Cd,含防滚架在内车重仅 2295kg,实现了轻量化与空气动力学的完美平衡。车内配备碳陶瓷制动盘、主动式尾翼(最大下压力 285kg)、赛道级座椅以及碳纤维方向盘,同时搭载Xiaomi HAD 端到端全场景智驾系统,支持城区自动驾驶与赛道模式的无缝切换。
二、价格策略:从 “冲高” 到 “务实” 的转变
值得注意的是,SU7 Ultra 的最终定价经历了显著调整。2024 年 10 月公布的预售价为 81.49 万元,但 2025 年 2 月正式上市时,标准版价格直接降至 52.99 万元,降幅达35%。这一调整既反映了市场竞争压力(如特斯拉 Model S Plaid、蔚来 ET7 等竞品的价格下探),也体现了小米 “高配低价” 的传统策略。据雷军透露,降价后 SU7 Ultra 的订单量激增,开售 10 分钟大定突破 6900 台,2 小时内破万,截至 3 月 2 日锁单量已超 1 万台。
而纽北限量版(81.49 万元)则定位为 “赛道收藏级车型”,主要面向追求极致性能的用户。该版本将配备全笼式防滚架、竞速套装等专属配置,并计划在 2025 年 6 月挑战纽伯格林北环量产车圈速榜。不过,目前该版本尚未开放预订,量产交付时间待定。
三、市场定位:从性价比到品牌向上的突破
小米汽车此前以 “20 万 - 30 万元” 价格区间的 SU7 系列(标准版 21.59 万元、Max 版 29.99 万元)主打中端市场,凭借智能座舱、米家生态联动等优势快速打开销量,2024 年累计交付超 13.6 万辆,2025 年目标提升至 35 万辆。而 SU7 Ultra 的推出,则是小米向高端市场发起的首次冲击。
尽管 52.99 万元的价格仍低于特斯拉 Model S Plaid(约 80 万元)、保时捷 Taycan Turbo S(约 140 万元),但 SU7 Ultra 通过 “性能平替” 策略,以不到竞品三分之二的价格提供了接近甚至超越的加速性能,成功吸引了传统豪华品牌用户的关注。数据显示,SU7 Ultra 订单中约 30% 来自 BBA(奔驰、宝马、奥迪)车主,显示出其对高端市场的渗透力。
四、未来展望:持续拓展高端产品线
根据小米汽车的规划,2025 年还将推出代号 MX11 的纯电 SUV,预计售价高于 SU7 约 3-5 万元,进一步覆盖中高端市场。此外,小米计划在 2026 年推出增程式 SUV(代号 N3),以满足对续航里程敏感的用户需求。这些举措表明,小米正通过 “性价比车型铺路、高端车型树品牌” 的双轨策略,逐步构建完整的产品矩阵。
总结
小米 SU7 Ultra 的出现,不仅刷新了小米汽车的价格天花板,更标志着中国品牌在超高性能电动车领域的崛起。其 52.99 万元的定价,既体现了小米对技术实力的自信,也展现了其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灵活性。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款车型提供了一个以相对亲民的价格体验 “地表最强四门车” 的机会;而对于行业来说,它可能加速豪华电动车市场的价格下探,推动技术普惠。
